2月1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2015年,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2%,對整體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29.4%,同比提高6個百分點;2016年,國家發改委將堅持促投資、穩增長政策,充分發揮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關鍵作用。看懂2016年固定資產投資,要明白三個問題:投什么,誰來投,怎么投。
誰來投
針對“誰來投”,國家發改委消息稱,“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建設基金”,“引導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加大有效投資力度”。
國家發改委掌握的預算內投資一年大概5000億元左右,與一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多萬億元相比,占比不到1%。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要用好這個資金,要撬動社會和民間投資,放寬市場準入,創新投融資的體制機制。
2015年8月初曝光的專項建設基金,將成為未來兩三年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的重要力量。中央財政將按照專項建設債券的90%給予貼息,國開行、農發行利用專項建設債券籌集資金、建立專項建設基金,主要采用股權方式投入,用于項目資本金投入、股權投資和參與地方投融資公司基金。2015年,國家發改委累計安排了4批專項建設基金,總額8000億元。據彭博新聞社今日消息(正和島發稿時間,2016年2月16日),國家發改委已經安排2016年第一季度的專項建設基金4000億元人民幣,以繼續為促投資穩增長發揮積作用。今年專項建設基金計劃每個季度安排一批,基金總額將視經濟情況決定。
近幾年,投融資改革力度比較大,分為政、銀、企、社四大部分,企業主要是指一些國企,社會主要指民營經濟和社會其他投資主體。
怎么投
針對“怎么投”,徐紹史表示,“我們通過購買服務、通過股權合作、通過共同投資來加強與社會資本的合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PPP模式將是重點。2015年,國家發改委建立了首個國家部委層面的PPP項目庫,首批發布1043個PPP項目、總投資1.97萬億元,簽約情況較好;第二批發布1488個、總投資2.26萬億元。2016年,國家發改委將“下大力氣推廣和實施PPP模式”,“統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建設基金,優先支持符合投向的PPP項目建設。”那么重點來了,什么是符合投向呢?
投什么
針對“投什么”,徐紹史表示,“現在的投資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鐵公機’,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現在的投資主要用于補短板、調結構、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具體說來,可以分為六大方向:11大類投資工程包;6大消費工程;“一帶一路”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國際產能合作。
11類重大工程包
2014年以來,遵照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同有關部門推出信息電網油氣網絡、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運輸、健康養老服務、能源礦產資源保障7大類重大工程包。2015年年中,經國務院批準同意,國家發改委又謀劃推出了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新興產業等4個新的重大工程包。
今年1月12日,國家發改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數據舉行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表示,截至2015年11月底,11大類重大工程包已開工48個專項、304個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47099億元。具體投資情況如下。
1、信息電網油氣網絡重大工程包,已開工4個專項、51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3918億元;
2、生態環保重大工程包,14個專項已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5167億元;
3、清潔能源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2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955億元;
4、糧食水利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個專項、44個項目,加上2014年以前開工的40項重大水利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2237億元;
5、交通運輸重大工程包,已開工116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428億元;
6、健康養老服務重大工程包,15個專項已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2573億元;
7、能源礦產資源保障重大工程包,已開工47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921億元;
8、現代物流重大工程包,已開工1個專項,累計完成投資1550億元;
9、城市軌道交通重大工程包,已開工23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9億元;
10、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重大工程包,6個專項已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45億元;
11、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包,6個專項已全部開工,累計完成投資106億元。
6大消費工程
2015年以來,國家持續推進信息、綠色、住房、旅游休閑、教育文化體育、養老健康家政六大消費工程,培育和壯大新的消費增長點。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5年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6%,前三季度最終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4%,比2014年同期提高了9.3個百分點。
壯大信息消費方面,加快實施國家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努力提升信息消費基礎設施條件,2015年前11個月已完成投資4300億元。
促進綠色消費方面,2015年前11個月已推廣節能環保汽車140余萬輛、高效電機1500萬千瓦。
穩定住房消費方面,2015年前10個月保障性安居工程已基本建成688萬套、新開工747萬套,完成投資1.28萬億元。今年2月初,央行又推出新政策,不限購城市首付比例最低可至20%。
升級旅游休閑消費方面,實施重點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鄉村旅游富民工程等,進一步改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
提升教育文化體育消費方面,持續改善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基礎設施條件。
培育養老健康家政消費方面,加快實施養老服務和健康服務體系工程,努力滿足居民在養老健康家政等方面的消費需求。
一帶一路戰略
國家發改委認為,兩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順利,取得了以下重要進展:一是頂層設計順利完成,多部委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二是合作共識不斷深化,我國已與與土耳其、波蘭等約30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三是投資貿易蓬勃發展,加快推進了國際產能合作;四是國內各方積極行動。
2016年,中國將在推動共建陸海經濟走廊、統籌國內各種資源、擴大全方位影響等三個方面推進一帶一路戰略。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2015年03月23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審議研究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2015年10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綱要》,認為加快環渤海地區合作發展有利于打破行政分割,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要素,統籌解決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與共性問題,積極探索區域合作新機制。
長江經濟帶建設
2014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除了減輕航運企業負擔,還出臺了以下幾項措施。
加強生態建設。加強長江沿線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建設,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等工程。安排林業專項資金266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開展林業生態保護。安排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7億元,支持長江經濟帶實施重點湖泊、流域等水污染防治工程。
建設黃金水道。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于2015年6月開工建設,荊江河段航道整治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京杭運河整治工程全面加快。三峽水運新通道前期研究、宜昌至安慶航道整治模型試驗取得重要成果,正在開展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加快推進長江船型標準化,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建造了一批標準示范型船舶。
堅持創新發展。支持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上海、安徽(合蕪蚌)、四川(成德綿)和武漢市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做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工作,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發展壯大服務業。有序引導產業轉移,形成合理有效的產業分工協作格局。
除此之外,新型城鎮化、陸海雙向開放也是該地區的發展機遇。
國際產能合作
以“一帶一路”戰略的帶動作用為例,我國已同10個國家簽署國際產能合作協議,中哈產能合作協議總投資超過230億美元。中老鐵路正式動工,中泰鐵路舉行項目啟動儀式,瓜達爾港等重大項目正協調推進。中白工業園、中印尼綜合產業園、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及中老、中越、中蒙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快。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進展順利。
國家發改委將聚焦融資瓶頸這一企業反映最集中的突出難題,協調推動有關部門和機構在完善財稅支持政策、發揮優惠貸款作用、拓寬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增強開發性金融和政策性銀行服務能力、強化出口信用保險作用的基礎上,持續加大對國際產能合作的資金支持力度。
自2015年9月中旬實施改革至12月底,已登記企業境外發債金額約560億美元,一半以上外債資金支持大型金融機構和核電、汽車、高技術等領域重大項目;并支持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赴境外發行80億美元、30億美元債券,重點用于支持國際產能合作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