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環評”)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通俗說就是分析項目建成投產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并提出污染防治對策和措施。
建設項目無論大小,按照國家規定都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評作為建設項目審批的前置程序,其主要目的就是不讓污染企業落戶生根。國家環保局首任局長曲格平曾直言:“環保部真正的、最大的權力是環評”。
然而,這個污染防治的第一道“環保門檻”長期以來卻一直遭受詬病,其原因就是眾多環評機構黑暗腐敗,“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
“環評風暴”驟然興起
2015年2月9日,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保部反饋巡視情況,直指環評機制下的六大腐敗問題;3月25日,環保部發布《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方案》,對易發生不當利益輸送的“紅頂中介”開刀清除,一場“環評風暴”驟然興起。
2015年底,環保部直屬的8家環評機構已經完成脫鉤,并且全國各地還完成了140家環評機構的脫鉤工作。據介紹,目前共通報處理159家機構和69名環評工程師,1000多名已不在環評崗位的環評工程師主動退出。
2016年2月18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外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對于“紅頂中介”問題,今年將再完成200家環評機構的脫鉤工作。同時,還將加強環評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把“紅頂中介”的問題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
按照《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的要求,2016年底“紅頂環評機構”將全部退出環評市場。脫鉤后,環保直屬單位及其所屬企業的在編和聘用人員,一律不得作為環評專職技術人員參與建設項目環評工作,不得在環評機構參股。
日前,環保部還制定并公布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公開機制方案》。方案指出,到2016年底,要建立全過程、全覆蓋的建設項目環評信息公開機制,保障公眾對項目建設的環境影響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環評市場有多大?
“因為環評亂象由來已久,為逐利鋌而走險,渾水摸魚者眾多”,一位知情人曾對媒體表示。相關專家指出,環保部大力清除“紅頂中介”,脫鉤環評機構,對資質掛靠的環評亂象產生很大的約束力。
有專業人士表示,當前環保部門清理“紅頂中介”相當于對環評領域進行的“供給側”改革,環評市場的放開有利于規范環評市場,營造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
那么,環評市場究竟有多大呢?先來看一組數據,據環保部通報稱,2015年,環保部共受理項目環評文件155項,批復159項,涉及總投資15665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各省級環保部門審批項目約4000個,涉及總投資約39500多億元。
一般大規模正規的環評機構,都是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收費,將項目投資額、行業系數、環境敏感程度等幾個參數輸入軟件,通過計算公式得出價格。但市場上一些小環評公司和代辦環評的公司收費則沒有統一標準,曾有報道顯示,一般項目的環評收費大約在5000-10000元左右。
據市場分析,環保部發文推動環境影響后評價,與建設前評價對應有望撬動50-70倍的治理市場;清理“紅頂中介”,并提升環評企業資質標準將促行業集中度提升,民營環評企業最高可能有3倍收入提升空間,市場缺口巨大。
但是,這樣的政策也會使得行業更加市場化,加劇競爭。環評機構資質申請將越來越難,對環評工程師的審查越來越嚴,環評費用逐步降低,環評機構無疑將面臨一場“優勝劣汰”。
環保部“割肉” 誰來接著?
陳吉寧日前表示,環評機構脫鉤是環保部“割自己的肉”,那么這么大的“一塊肉”,有誰能接住呢?
此前,多家券商機構看好南方泵業,預計其將在環評領域大展身手,環評50%市場缺口彌合、“紅頂中介”脫鉤、資質壁壘提升,民企龍頭中咨華宇(2015年被方泵業收購)將大幅受益。
資料顯示,中咨華宇是專業從事建設項目全過程環境保護技術咨詢與運營管理的綜合性服務機構,擁有環評甲級資質,是我國環評領域民營企業中的領頭羊。
南方泵業表示,收購中咨華宇將促進優勢互補,以中咨華宇在環保設計、環保治理、環境評估等領域的強大實力和豐富經驗,結合公司在資金融通、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合力將公司打造成國內“環保醫院”的龍頭企業。
2015年,南方泵業聯合金融機構與行業內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多種模式進行環境污染治理與環境修復相關的項目投資,擁有集項目投資、工程建設、運營管理、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于一體的業務體系。
不久前,南方泵業被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認定為第22批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我國企業技術中心評定級別的最高等級),泵主業龍頭地位進一步得到強化提升競爭力,為環保業務擴張提供持續穩健現金流。
當前,國家提出了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環境保護制度的環保方針,而環評制度就是環境管理最基本的制度之一。嚴格的環評制度將是控制源頭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的有力保障。
環評市場將隨著環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越來越公平透明,在環保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其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也是十分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