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晚,智慧能源發布了2015年報及2016年一季報,公司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17.11億元,同比增長3.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2億元,同比大增131.1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3.82億元,同比增加105.73%;員工累計薪酬總額同比增加14.47%,其中人均月薪、人均日薪同比分別增加19.93%、17.95%;2016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2.43億元,同比上升11.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0.85億元,同比大增94.44%。
根據年報,公司積極打造能源互聯網和“互聯網+”兩大平臺,線上+線下合力打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產業鏈,國內國際兩大市場打通功能鏈。2014年,公司戰略性控股了艾能電力和水木源華,介入發電端和配電端,輸配電全產業鏈布局雛形已顯。2015年,公司牽手快錢,布局第三方支付體系;入股隨時融,打造供應鏈金融平臺;收購福斯特新能源,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積極進軍儲能業務;投資晶眾智慧交通,卡位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數據流量入口,建立交通云平臺,掌握交通用戶數據;收購宜能電氣,進入成套電力設備領域,加強配電端布局;投資中翔騰航無人機業務,加強公司在運維監測、終端能效管控環節的業務布局,一系列舉措完善能源互聯網產業布局。此外,公司穩步發展國內市場基礎之上推進國際業務發展,合理布局全球市場,持續完善國際化風險管控體系,穩步推進國際業務發展。
對于2016年經營目標,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挖掘25年來在業內積累的各類資源,緊跟國家“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發展的契機,圍繞產業鏈,加快智慧能源及智慧城市產業建設,不斷深入開發新項目、新產品,通過加強內部管控,加強全程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和期間費用,以規模效應降低產品成本,力爭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150.44億元,凈利潤6.78億元。
智慧能源戰略轉型的動向也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其無論從業務布局還是經營業績方面,公司戰略轉型已經出現成效。其中,東北證券看好公司在“互聯網+”的布局,認為依托“一網雙平臺”積累的用戶優勢,公司用戶變現的潛在價值極高。而浙商證券則看好公司鋰電池業務的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景氣度的進一步提升,作為國內產銷排名第一的福斯特有望持續超預期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