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發展規劃呼之欲出 長三角區域入新階段 |
來源:時代周報 時間:2019-1-20 16:12:37 用手機瀏覽 |
長三角一體化再進一步。
“為了更好發揮上海等地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決定將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外莊嚴宣布。
兩個月后,1月3日上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在滬簽署《長三角地區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合作備忘錄》。
據此,三省一市將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大力實施“營商環境聯建、重點領域聯管、監管執法聯動,市場信息互通、標準體系互認、市場發展互融,逐步實現統一市場規則、統一信用治理、統一市場監管”的“三聯三互三統一”工程,共同推動長三角地區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
“市場體系一體化涉及制度設計和整體安排,是區域一體化的基礎。過去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市場分割,導致各自為政,出現地方保護和貿易壁壘,出現不同的門檻和準入條件。長三角地區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圍繞市場經濟本身的問題展開,市場體系一體化建設完善,有助于帶動其他方面的要素流動,要素配置、產業政策等方面的一體化后續都會跟進。”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特聘教授徐長樂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長三角一體化由來已久
事實上,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成為國家戰略之前,有關長三角區域發展的政策規劃屢見不鮮。自2008年以來,國家層面針對長三角地區共出臺過若干文件,但始終未上升為國家戰略。
2008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推進長三角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
2010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實施《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2011-2020)》,明確長三角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是: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2016年5月,國務院發文批復《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原則上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報送的規劃修改稿,要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政府及相關部門聯手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了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在上海市委提交的《關于推動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有關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確提出“實現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目標,要求上海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蘇浙皖“各揚其長”,更好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更好服務國家發展大局。
多年以來,一批批區域發展成為國家戰略,前有中原城市群、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關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后有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區(港)。
幾經沉浮,長期以來作為中國經濟發展龍頭之一的長三角,終于在2018年11月5日迎來了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高光時刻。
“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面對的外部壓力較大,在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的預期較低,所以從國家戰略層面來講,需要一個長遠的目標和實質性的推進來穩住全局。在推進過程中積累經驗,在制度層面進行改善和調整,進而為今后的發展格局奠定良好的基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楊建文分析指出。
或將出臺實質性文件
在2018年11月下旬召開的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陳雯在年會現場學術對話環節透露,國家發改委當前正啟動編制《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目前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也正積極參與配合《規劃綱要》的編制工作。
1月3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規劃綱要》很快將正式對外公布,“預計在農歷新年前后有望能夠發布”。如果確實,這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首次正式發布發展規劃綱要。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后,相關部門也基本上明確,要在今年兩會前出臺實質性的文件。在目前的條件下,長三角一體化進程將有實質性的推進。”楊建文透露。
楊建文表示,一些區域性的規劃如G60科創走廊已經啟動(這一走廊目前已拓展至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9個城市),G60綠色智造走廊也在積極籌劃(青浦-吳江-嘉興協同開發機制是關鍵)。“兩會前出臺的規劃,我估計會包括已經成熟啟動的G60方案,側重產業集群、協同創新及融合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多年以來,長三角地區一直在積極做實質的聯動。上海早在2016年8月22日公示的《上海規劃2040》中確立發展上海大都市圈,具體包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在內的“1+6”城市群范圍,作為上海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形成90分鐘交通出行圈。
微觀層面業已開展對接
根據中央關于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指示,近兩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實際上已經在微觀層面積極進行互聯互通。
2018年3月,從三省一市抽調多名工作人員組建的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落地上海。此后,三省一市民政部門聯手,推動異地養老政策“通關”;四地檢察長舉行座談會,決定建立區域環境保護的司法協作機制。6月1日,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和國家發改委領導出席會議,審議并原則同意《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和《長三角地區合作近期工作要點》。
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三省一市更是響應頂層設計,不斷深入探索跨省域合作,頻出新政。
在交通層面,2018年12月1日,上海、杭州、寧波三市地鐵二維碼互聯互通,在上海可刷杭州、寧波地鐵APP中的二維碼乘坐地鐵,在杭州、寧波乘地鐵,刷上海地鐵APP的二維碼也能暢行。
與此同時,為深入實施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支持長三角一體化,國家發改委于2018年12月19日分別批復了《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規劃(2018-2023年)》和《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的調整規劃(2017-2022年)》,今年1月2日批復同意《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規劃(2019-2025年)》。
在教育層面,在2018年12月13-14日召開的第十屆長三角教育一體化發展會議上,三省一市共同簽署《長三角地區教育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戰略協作框架協議》和《長三角地區教育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就教育一體化達成一攬子戰略協作。
在制度層面,2018年底,三省一市的人大常委會會議分別表決通過各自省份的《關于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決定》,要求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凝心聚力支持和保障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這是長三角地區地方立法工作協同的最新成果,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在徐長樂看來,2018年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邁進深入發展的階段,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落地,并出臺三年行動計劃。“過去沒有實施細則和指導意見,區域規劃不能落地,現在有了一個機構來統籌編制,負責落地和監督,規劃就能夠實實在在地落地。無論是從基礎設施方面,還是從法律法規體制建設方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都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