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周一(16日)發布數據顯示,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2%,增速較前10個月持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增速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創5個月高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幅回升1.5個百分點。
接受界面新聞采訪的7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2%,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6%,工業增加值增長5.1%。
投資方面,基建投資繼續小幅回落。1-11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0%,增速比前10個月下降0.2個百分點。不過,分析師預計,隨著政策發力,基建投資有望回升。
6月份,國務院印發《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及項目配套融資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11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降低部分基礎設施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同時基礎設施領域和其他國家鼓勵發展的行業項目,可通過發行權益型、股權類金融工具籌措資本金。
此外,12月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特別提出,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上周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則對基建提出具體部署,如要求加強戰略性、網絡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川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通信網絡建設,加強市政管網、城市停車場、冷鏈物流等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設施建設等。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楊業偉對界面新聞表示,從官方發布的信號來看,在面臨更為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基建投資仍是穩經濟的重要“抓手”。政府近期出臺的擴大專項債做為資本金的使用范圍、降低基建項目資本金比例等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為基建投資助力,明年基建增速有望回升至7%-10%區間。
其他投資方面,1-11月,房地產開發投資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比增幅10.2%,比前10個月略降0.1個百分點。平安證券指出,11月份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單周平均成交面積較10月份有所反彈,房地產“以價換量”的邏輯仍對房地產銷售和房地產資金來源形成支撐。
制造業投資增速仍低位盤整。1-11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5%,增速比前10個月下降0.1個百分點。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稱,目前中國制造業仍有下行壓力,一方面工業品出產價格價格(PPI)持續低位,企業盈利尚未好轉,制造業企業擴大再生產動力不強。另一方面,雖然貿易摩擦有所緩和,但外需疲軟態勢未變,與外需相關度高的行業回暖動力不足。
消費方面,今年全網雙十一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對11月消費帶來支撐。此外,之前拖累消費增長的汽車消費近期有改善跡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11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3.6%,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跌幅連續3個月收窄。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在研究報告中稱,在低基數和促消費政策下,2020年汽車需求可能恢復增長,對消費的作用由負轉正,明年消費總體將保持平穩態勢,增速顯著快于投資和出口。
工業增加值方面,11月份當月工業生產比上月加快了1.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長6.3%,比上月加快了1.7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33個行業增速比上月加快,占到全部行業八成左右的水平。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指出,隨著產業的升級發展,隨著居民消費升級,一些新產品增長的勢頭非常強勁。比如,11月份的智能手表、3D打印設備產量的增長都在1倍以上。還有節能環保相關的產品,比如充電樁,當月的產量增長在4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