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是一國經濟金融的“穩定器”,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必須有相當規模的外匯儲備。從國家外匯管理局1月7日公布的數據看,2019年12月份,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從2019年全年看,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總體穩定,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如何看待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外匯儲備和普通老百姓有何關系?記者帶您解讀數據、述說變化——
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079億美元,較11月上升123億美元,升幅0.4%;較年初上升352億美元,升幅1.1%。
“12月份,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受全球貿易局勢、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立場、英國大選等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主要國家債券價格有所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回顧去年,王春英認為,2019年全年,面對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我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保持韌性,增長動力持續轉換。在此基礎上,我國外匯市場運行保持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呈現基本平衡格局,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往前看,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可能加大。”王春英表示,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并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將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提供支撐。
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管濤認為,從2019年全年儲備變動情況看,主要還是匯率波動和資產價格變化在影響著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匯率方面主要受到美元的影響,資產價格主要是債券的市場價格。這些變化都是賬面統計上的變化,我國外匯儲備余額仍繼續保持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