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9年工作,研究加強稅收治理推進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部署2020年任務。
會議指出,2019年全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所有行業稅負均不同程度下降,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經濟發展信心。
會議要求,2020年統籌做好減稅降費和組織稅費收入工作,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進一步提升稅收治理效能,增強中國稅務的國際影響力,推進新時代稅收現代化建設全面提質增效,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去年稅收收入同比增1.8%
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取得明顯成效。會議指出,全國稅務系統把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全力以赴,堅決打贏打好減稅降費這場攻堅戰。
2019全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所有行業稅負均不同程度下降,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了經濟發展信心,特別是深化增值稅改革后,月均凈增一般納稅人8.88萬戶,相當于改革前的近兩倍。
此外,稅費收入實現量穩質優。稅務部門嚴格落實依法組織稅費收入原則,既不折不扣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又依法依規把該收的征收好,嚴守堅決不收“過頭稅費”的紀律底線,確保稅費收入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
2019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費收入18.3萬億元,其中稅收收入(已扣減出口退稅)14萬億元,同比增長1.8%;累計辦理出口退稅15740億元,增長4.8%,有力支持了外貿出口。
深化“銀稅互動”
近年來,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納稅服務。
2019年是連續第六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了系列便利化舉措。會議顯示,稅務部門分四批推出36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發布實施新的《稅收征管操作規范》和《納稅服務規范》,稅務注銷免辦和即辦比例提高13個百分點,達到85%以上,全國無紙化退稅申報戶數、稅額占比均超過90%。
全面建成增值稅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深化“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緩解融資難問題。
記者注意到,據稅務部門統計,從2015年開展至2019年9月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守信小微企業發放貸款160.9萬筆、1.57萬億元。僅2019年前三季度,就已向守信小微企業發放貸款69萬筆、3939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57.5%、18.6%。
在營商環境方面,會議指出,第三方機構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19年納稅人滿意度得分較上年提高1.4分;世行營商環境評價我國納稅指標排名連續3年實現新提升。
不越收“過頭稅費”的紅線
2020年有哪些重點稅收工作?會議強調,著力統籌做好減稅降費和組織稅費收入工作,積極促進“六穩”和高質量發展。要以更扎實舉措、下更大氣力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果,進一步提高抓落實的質量,凝聚抓落實的合力,強化抓落實的成效,讓納稅人、繳費人有更多獲得感。嚴格堅持組織收入工作原則,依法依規征收,積極培植稅源,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堅決不越收“過頭稅費”的紅線,堅決依法打擊虛開騙稅行為,努力實現組織稅費收入量質兼優。
著力提高納稅繳費服務質量,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深入貫徹《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面建成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體系,面向企業和群眾需求提供更便利的稅費服務。繼續深化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和落實優化營商環境5年工作方案,開展好第七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優化發票服務方式、提高辦稅繳費效率、加大權益保護力度,促進稅收營商環境有更大改觀。
深化國際稅收合作也是2020年稅收工作的重點領域之一。會議要求,要進一步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更加積極參與國際稅收規則制定與交流合作,更大力度支持“走出去”與“引進來”,助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在國際稅收領域更好地貢獻中國智慧,展現中國風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