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作為國內研究能源環境、氣候變化戰略的權威專家,國家發改委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徐華清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十二五”是實現我國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關鍵時期,加快我國低碳技術和產業發展、創新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體制機制的攻堅時期,也是我國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下,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的重要時期。對于中國、特別是廣東來說,要及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通盤考慮溫室氣體總量控制目標問題,適當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破解能源、資源和溫室氣體排放的約束,是一個世紀性的難題,哪些問題,才能讓低碳發展真正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又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雙贏之策,徐華清認為:
第一、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努力增強工作針對性和自覺性。實現低碳發展意義重大,必須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理清思路,率先探索,務實推進,抓緊實現低碳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有較大的提升。開展國家低碳省試點工作,是廣東“科學發展、先行先試”的重大實踐,也是廣東積極承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責任的迫切需要。只有使低碳發展理念成為各級黨委政府、企業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才能探索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低碳發展道路。
第二、要在“十二五”期間明確提出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中共中央關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明確提出把大幅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作為約束性指標,并加強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統籌國內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森林覆蓋率等相關工作,這是體現長遠利益和人民意愿的國家戰略意圖,也是進一步明確并強化了地方政府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責任的指標。廣東作為經濟發展水平國內領先,總體發展已進入工業化中后期、能源對外依存度較大的東部發達地區,理應在“十二五”期間提出一個具有約束力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并力爭到2020年左右使全省的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達到峰值,以便有效控制和合理引導產業與企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強化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約束探索經驗并發揮示范作用。
第三、要及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中通盤考慮溫室氣體總量控制目標問題。除了人口增長外,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的因素還涉及到經濟發展速度、工業化進程、城鎮化模式、消費模式、技術進步等。即使到2020年廣東省實現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0%的目標,如果未來十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屆時全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將有明顯的增加,如果年均增速再提高一個百分點,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將進一步增大。面對國內外日益緊迫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新形勢,需要廣東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及早提出溫室氣體總量控制目標,并以此剛性約束為基礎,適當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嚴格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碳捕獲、利用及封存技術的研發和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