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室外最低溫度達零下2℃,桑村鎮湖畔名邸佳苑小區任其英家里卻暖意融融。“我們小區采用地源熱泵集中供暖,現在室內溫度達到23℃左右。”任其英說。
湖畔名邸佳苑,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可居住1220戶,是集休閑、娛樂、商業、居住為一體的生態智能小區,該小區采用國家推廣的地源熱泵實行集中供暖,戶戶安裝中央空調供送冷暖風,可保持室內24小時恒溫。
此項目采用的地源熱泵是目前空調系統中能效比(COP值)最高的制冷、制熱方式,地源熱泵機組可利用的水體溫度冬季為12℃-22℃,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高,熱泵循環的蒸發溫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而夏季水體溫度為18℃-35℃,水體溫度比環境空氣溫度低,制冷的冷凝溫度降低,使得冷卻效果好于風冷式和冷卻塔式,從而提高機組運行效率。地源熱泵消耗1千瓦時的電量,用戶可以得到4.3-5.0千瓦時的熱量或5.4-6.2千瓦時的冷量。與空氣源熱泵相比,其運行效率要高出20%-60%,運行費用僅為普通中央空調的40%-60%。
這種地源熱泵機組供熱時省去了燃煤、燃氣、燃油等鍋爐房系統,無燃燒過程,避免了排煙、排污等污染;供冷時省去了冷卻水塔,避免了冷卻塔的噪音、霉菌污染及水耗。地源熱泵機組對環境非常友好,是理想的綠色環保產品,湖畔名邸佳苑一個采暖季可利用地熱能15556.77吉焦。
近年來,桑村鎮高度重視綠色能源開發利用,結合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將開發利用綠色能源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在建設農村高效清潔能源體系上,大力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著力提高農村生活用能清潔能源比重,被列入首批山東省綠色能源示范村鎮。
桑村鎮注重與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減少生活能源對薪柴的依賴,鞏固和保護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生態建設成果,基本消除農作物秸稈焚燒污染,對畜禽養殖糞便進行清潔處理并合理利用,能源作物種植利用邊際性土地,不破壞生態環境。
注重與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是桑村鎮綠色能源發展的另一特點。大力發展農林廢棄生物質能源利用、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在具備條件的地區發展能源作物,培育農村綠色能源產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位于桑村機械工業園正在建設的棗莊鑫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總投資3.15億元,采用1臺30兆瓦高溫高壓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配1臺130蒸噸高溫高壓水冷振動爐排、生物質燃料自然循環汽包鍋爐為桑村鎮及周邊城區提供電力、蒸汽。項目建成后,可安置勞動人員120人,年耗秸稈量31.98萬噸,年發電量2.2億千瓦時,供熱130萬吉焦。項目充分利用當地及周邊地區生物質,減少當地的秸稈焚燒現象,大大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優化當地的電源結構,提高當地的供電水平,對當地循環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有重大意義。
同樣在桑村機械工業園,投資6.23億元的龍泰友和建材項目,主要建設兩條4萬噸絕熱隔音新材料生產線。項目產品擁有國家行業標準和發明專利,2019年入選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庫。企業十分注重節能降耗,采用德國先進設備,實現了廢氣循環利用,一條生產線僅使用燃氣10萬立方米,比傳統生產線節能90%。同時,每使用1噸產品,節約熱能相當于200噸標準煤產生的熱能,比傳統耐火材料提升熱能30%,節能效果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