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從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所屬長嶺煉化公司2月19日將新一批55噸符合標準的高純度醫用氧卸轉至武漢同濟醫院專用液氧儲罐,為醫治挽救病患的抗疫最前線提供基礎醫用物資保障。經過系列調整優化,長嶺煉化目前每天可產出醫用氧120噸,較平時產能提高約20%。
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過程中,氧氣是必需的醫療物資。除了醫療人員、床位及醫療防護用品短缺外,氧氣供應問題在武漢醫院尤為凸顯。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市結核病防治所)院長彭鵬此前曾在發布會上表示,因重癥病人需要100%吸氧,極危重病人的氧氣需求量是重癥病人的10倍以上。武漢市肺科醫院的氧氣用量已達到日常用量峰值的10倍以上,供應已經無法再繼續增加。武漢市多家收治醫院都表示面臨“缺氧”困境,氧氣最緊張的時候,只能優先保障重癥監護室的重癥病人。
供氧壓力落在醫用氧供應商身上,各生產企業均開足馬力生產。長嶺煉化公司是其中之一。該公司坐落在湖南岳陽,所產醫用氧多年專供湖南、湖北30多家醫院。聽說醫院“缺氧”之后,長嶺煉化優化生產運行,提高裝置負荷,加快生產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用氧。
在交通受限的情況下,長嶺煉化安排通達氣體廠陸續為武漢市運送醫用氧,同時多方協調醫用氧專供運輸線。2月12日起,長嶺煉化至武漢醫用液氧綠色通道全線貫通,4輛大型槽罐車組成車隊,每天通過京珠高速公路從長嶺煉化運送液氧至武漢,以滿足武漢同濟中法醫院、同濟光谷醫院、協和江北醫院、武漢第一人民醫院、武漢紅十字醫院、亞心醫院等多家醫院抗疫用氧需求。疫情發生以來,長嶺煉化已為武漢市及其他地區醫療機構輸送氧氣1000余噸。
除了集中用氧量大增之外,武漢醫院“缺氧”還與硬件掣肘有關。中國寶武集團下屬的武鋼氣體有限公司是武漢市醫用氧氣的重要生產企業。武鋼氣體有限公司負責人曾介紹,部分醫院出現氧氣無法滿足需求主要是醫院供應保障沒法跟上。有的醫院建有液氧儲罐的集中供氣系統,但管道流量不夠;有的醫院直接采購鋼瓶氧氣送到病床前,由于鋼瓶使用完后需要經過消毒,影響周轉效率。該公司前期新增1500個鋼瓶,但仍無法滿足需求。為此,武鋼氣體有限公司已幫助部分醫院開展氧氣供應擴容改造。比如,金銀潭醫院供氧系統擴容改造,從設計、施工到投入使用,耗時5天時間,改造后院內氧氣供應量增加到原來的兩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