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產業網訊 雖然近日的日本大地震所引發的核電站爆炸和放射物泄漏事故對于歐洲的環境影響微乎其微,但卻在歐盟引發了一場關于核能產業未來的激烈爭論,促使歐盟重新審視其核能政策。
再提放棄使用核能
15日,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及核能專家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協調會,評估日本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商討如何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類似的情況在歐洲上演。
15日,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及核能專家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協調會,評估日本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商討如何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類似的情況在歐洲上演。
會上,歐盟各國未雨綢繆,同意對境內核電站展開類似銀行業的“壓力測試”,以摸清它們應對地震、海嘯和恐怖襲擊等突發風險的能力。 除了壓力測試這一應急之舉,召集此次會議的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京特•奧廷格還提到了歐洲放棄發展核能的可能性。他在會前接受德國電視一臺采訪時表示,歐洲有必要討論在可預見的將來是否可以不依靠核能滿足自身的能源需求。
來自德國的奧廷格此前是堅定的核能支持者,他的態度轉變很具有代表性。日本核電站事故發生后,身為歐盟“老大”的德國在發展核能上的立場便出現了重大轉變。
奧廷格說,像德國這樣的重要成員國重新審視核能政策,會在歐盟層面上產生影響,各成員國必須在歐盟層面上展開協調。
內部分歧仍難彌合
核能利用在歐盟內部一直充滿爭議,尤其是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泄漏事故后,歐盟內部要求放棄核能的呼聲就從未停歇過,以奧地利為代表的部分成員國一直拒絕發展核能。
對于部分傳統能源匱乏的歐盟成員國來說,核能是解決其能源需求的有效途徑,同時也被視為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重要手段。
是否發展核能將歐盟割裂成了“疑核派”和“護核派”兩大陣營,以至于歐盟委員會不得不保持所謂的中立態度,任由成員國自主決定。
目前,歐盟27國中有14個成員國擁有核電站,正在運行的核電站達143座,核電約占歐盟電力供應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法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核電生產國,核電占法國發電量的78%,全法國共有58個正在運轉的核反應堆,其次是英國,共有19座。
日本核電站事故發生前,自1987年以來一直沒有發展核能的意大利原本打算結束這一政策,重新倚重核能,而主要依靠煤電的波蘭也已經計劃建設兩座核反應堆,核能利用似有擴大之勢。
但是,日本核電站事故的發生無疑為疑核派的主張提供了新的支持。歐洲議會綠黨議員已借機發起攻勢,要求歐盟各國考慮逐步淘汰核能,這一主張得到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的支持。
與之針鋒相對,法國、英國和意大利則呼吁保持“冷靜”。法國環境部長納塔莉•科希丘什科—莫里澤11日說,日本發生的毫無疑問是一起非常嚴重的核事故,但歐盟絕不能因此迷失了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