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豐能源”,600989)發布上市以來首份年報。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5.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8.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8%。
具體來看,寶豐能源去年烯烴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15.15%,主要是焦炭氣化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后工段投入生產,銷量增加19.17萬噸,使烯烴產品收入增加15.79億元,但由于聚烯烴產品價格同比下降12.17%,影響烯烴產品收入減少7.41億元。
焦炭產品實現營業收入53.88億元,同比下降4.22%,主要是由于本期焦炭產品價格同比下降9.13%,影響焦炭產品收入減少5.41億元,而本期銷量增加,使焦炭產品收入增加3.04億元。此外,精細化工產品實現營業收入17.69億元,同比下降5.13%,主要是由于精細化工產品純苯、MTBE銷售價格隨市場波動下行。
年報提到,寶豐能源2019年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以公司總股本73.33億股為基數,擬每股派發現金股利0.28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20.53億元。其中,限售股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275元(含稅),流通股股東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32元(含稅)。
寶豐能源成立于2005年,于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主要業務是以煤替代石油生產高端化工產品,分為四個部分:一是以煤、焦炭和焦爐氣為原料生產甲醇;二是將原煤洗選后生產焦炭;三是以甲醇為原料生產乙烯、丙烯,再聚合生產聚乙烯、聚丙烯;四是生產改質瀝青、純苯、MTBE、工業萘、蒽油等精細化工產品。
對于2020年經營計劃,寶豐能源表示,公司今年預計營業收入163億元,營業成本94億元。其中,二期烯烴項目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裝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預計今年上半年投入運行,屆時公司生產所需甲醇將實現全部自給。同時,年產能240萬噸的紅四煤礦正在辦理投產手續,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煤炭自給率。
新建項目方面,公司三期烯烴規劃的首套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計劃今年開工建設,該項目包括150萬噸/年煤炭氣化制甲醇裝置、5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25萬噸/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此外,公司300萬噸/年煤焦化多聯產項目已經政府備案通過,投產后焦化年總產能將達到700萬噸。
值得關注的是,寶豐能源于2月9日緊急決定將一套聚丙烯裝置進行轉產生產高熔指纖維聚丙烯,以緩解醫用口罩、防護服等醫用防護用品原料供應緊張問題。2月14日,該條轉產生產線生產的高熔指纖維聚丙烯S2040 產品成功下線,產量達到1000噸/天,每噸高熔指纖維聚丙烯所生產的無紡布約可制成一次性外科口罩90-100萬個或N95口罩 20-25 萬個,主要銷往四川、廣東、浙江等地。
同時,寶豐能源還新增投資1100萬元用于醫用口罩及防護服項目建設。該項目已于2月22日獲得《寧夏回族自治區企業投資項目備案證》,并于當日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具備日產32萬只醫用口罩、5萬只N95口罩和1000套醫用防護服的生產能力。預計首批平面耳帶式口罩產品將于3月中旬下線,首批防護服產品預計將于3月下旬下線,為增加口罩、防護服的市場供應貢獻力量。
3月16日收盤,寶豐能源報收于9.04元/股,下跌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