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浙江瑞安市節能降耗工作的深入開展,企業尤其是高耗能企業面臨節能減排的重重考驗。節能降耗給企業帶來什么樣的沖擊?連日來,記者走訪了我市塘下、陶山部分企業,發現有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有的企業一改以往“撿到籃子里都是菜”的做法,只接附加值高、能耗低的生產訂單;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企業直接放棄高能耗產業,進入節能產品的生產領域,這一轉,轉出了發展的新天地。
位于塘下鎮羅鳳工業區的浙江中德磁業公司是一家生產發動機磁鐵的小企業。在這家企業,我們看到,不少像小瓦片般的磁鐵被整齊地排列,磁鐵一旁,有一個圓柱形的大鍋爐,這是以前這家企業最重要的生產設備和產品。
造磁鐵用電能耗高到什么程度?“電費的投入就像原材料。”該公司董事長周育興說:“一個月的電費就占到企業銷售額的四分之一。”這樣的能耗讓周育興感到擔心。
節能減排工作啟動,對這家企業來說,算得上是因禍得福。周育興說,從去年開始,該企業被限電停產,迫使他們開始轉型。現在這家企業的一條伺服電機生產流水線安裝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預計10月底可批量生產。伺服電機作為一種節能產品,具有更大利潤空間和市場前景,據企業測算,生產伺服電機的能耗不到磁鐵的5%。
“同樣是1萬元電費,生產磁鐵可能只有10萬元產值,而生產伺服電機的產值遠不止100萬元。”如今,周育興還把眼光投向節能汽車中的電機生產。
位于陶山鎮的浙江晶申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服裝生產企業,這家企業生產的品牌服裝曾一度紅遍整個東北,市場供不應求。如今,具有長遠市場眼光的企業負責人張小海毅然將產業轉向生產LED光源。
“1元錢電費,能產生100元產值。”張小海說,以前生產服裝,8000萬元產值需要支付160萬元電費,現在,同樣的產值,電費減少了一半。轉型之后,市場空間更大,能耗直降,效益倍增。
自我市啟動節能減排工作以來,經常深入企業一線的市能源監察大隊大隊長木金鳳深有感觸,經受此次節能降耗的洗禮,我市的許多能耗“大戶”開始從原先的被動接受到如今的主動轉型。“越來越緊的節能降耗政策,對能耗依賴性較大的一些傳統產業產生巨大沖擊的同時,也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部分中小企業直接放棄高能耗產業,進入節能產品的生產領域,成功實現轉型。”木金鳳說。
據市經貿局統計,2010年以來,我市投向風電、光電、新材料等新興節能產業的企業資金超過10億元,30多家產值在2000萬元以下耗電在百萬千瓦時以上的企業退出市場。今年上半年,我市高能耗產業能耗負增長13.4%,節能降耗取得階段性成果。
“今年我市的節能目標是,萬元GDP綜合能耗同比下降3.2%。”市經貿局局長金少隆表示,從今年上半年運行的情況來看,我市已經實現預期的目標,這也為下半年節能降耗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金少隆認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尤其是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是今后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企業來說,可以通過經營模式的創新、新產品的研發、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延長產業鏈等方法,降低能耗,促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