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導報記者了解,“三升房”所在的節能小區就位于萊茵河北部,共有7500套住宅,其中大部分是由二戰后修建的老住宅改造而成。表面看來,它與普通的公寓樓差不多,其實,該公寓樓僅外墻就用了27cm厚的聚氨酯保溫材料,窗戶則是3層的保溫玻璃,每幢公寓樓還配有一套通風系統和燃料電池組,可收集地熱并把天然氣轉換為熱能和電力,循環使用。和傳統房屋相比,這種房屋可以減少80%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只有原來的1/6。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胡潤青表示,在節約能源方面,“三升房”的概念和蔚來城的理念可謂異曲同工。雖然采用不同的建筑型材料,但是作為中國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的自主研發品牌,蔚來城有著不可復制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其發展大有超過“三升房”的勢頭。
中國僑聯原副主席、中國僑商會常務副會長林淑娘說,她見證了德州太陽能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直至現在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發展歷程。據她了解,現在很多德國建筑業專家提到德州的太陽谷也會說“amazing”(驚人)。仍需政策導航文哲亮表示,要實現“十二五”的建筑節能目標,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仍需要政策引導。
最近,多部有關節能建筑的政策法規相繼出臺。其中,7日頒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間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6000萬平方米。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表示,太陽能和建筑不存在依附關系,太陽能為建筑節能做的是“加法”,實際效果就是用1%的建筑成本彌補10%的建筑能耗。而政策在一體化領域中所發揮的作用可能就是“乘法”,因為目前經營太陽能的企業多為民營企業,所以政策扶持必不可少。財政部網站最新發布的《加強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后續工作管理通知》中,對2009年、2010年、2011年批準的示范項目竣工驗收和資金清算時間進行了進一步明確,并要求加大對示范工程的督促指導及協調管理,抓緊抓好驗收評估等后續工作,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任務。
石定寰表示,隨著“十二五”節能減排工作逐步展開,能源結構調整將成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將得到更多政策支持,得以快速發展,太陽能中溫技術在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以及太陽能發電建設推廣將取得長足進步。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將達到15%,必將成為完成減排目標的中堅力量。
建筑業在節能減排上必須采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努力打造低碳建筑群,為我國的低碳經濟發展增加動力。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