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約占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我國現有住宅面積超過400億平方米,其中大多數是高能耗住宅,其能耗量是發達國家的3倍。不僅如此,我國每施工1萬平方米產生建筑垃圾500到600噸。
據公開資料顯示,我國400多億平方米的建筑中,95%都屬于高耗能建筑,每年新增近10億平方米的建筑中只有15%左右實現了低碳標準。低碳發展是未來的必然之路,這已經是社會的共識。
在近日舉行的全國大學生綠色建筑創意設計大賽上,中科院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指出,我國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每年約有20億平方米新建筑竣工,消耗6億噸標準煤,建筑業能耗占國家總能耗的30%左右,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幾乎占到了50%,這一比例遠遠高于運輸和工業領域。建筑業節能減排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至關重要。
全球把工業、交通、建筑。做為三大高耗能、能高溫室氣體排放的行業。因此在這個行業當中如何能夠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能夠降低能源的消耗,將對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帶來非常重要的影響。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漸成為國際建筑界的主流趨勢。建設低碳建筑,投入不過增加5%,但能節省資源40%以上。
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0世紀100年整個人類創造的財富消耗了264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1420億噸的煤炭,380億噸的鋼,7.6億噸的水泥和4.8億噸的銅。那么我們在本世紀這一百年里,假如還用這樣的方式去創造財富,估計人類創造的財富將是上一個世紀的三到四倍。
中國民企低碳聯盟秘書長孫保羅告訴記者:“在低碳建筑領域,我國技術已經實現突破。推行低碳技術非?尚幸卜浅1匾。以世博會為例,當時我工作民企館是個零碳館,它的排放、它的科技,都運用了當今中國最先進的技術,它的照明技術、控制技術都是非常一流的,F在不只是概念,而是需要在實際建筑中進行推廣。”
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建筑業要推廣綠色建筑,綠色施工,著力用先進建筑材料,信息技術優化結構和服務模式。到十二五末,我國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 增加值能耗要下降10%。新建工程要100%符合國家節能標準。
房地產行業的低碳、節能等,一直淪為漂浮的口號,F在一切要來真的了。記者獲悉,北京市正擬定相關政策,研究醞釀推動將房地產行業低碳落到實處,并希望這項研究未來能以金融 手段方式鼓勵開發商全面落實低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