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來,廣東河源市節能指標不降反升,節能減排工作形勢不容樂觀。9月27日,市長彭建文在相關會議上對進一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進行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節能減排工作擺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來抓,不能完成任務的縣區,將嚴格實行問責制、“一票否決”制和“區域限批”制。
據悉,今年以來,全市節能指標不降反升,我市的節能減排工作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首先,節能減排是國家和省下達的硬任務,若不能完成,我市將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嚴厲問責。其次,“十二五”時期,我市經濟的快速增長必然倒逼能源需求的急劇增長,特別是漢能、河源電廠二期、南玻集團等新上高耗能項目的陸續投產,將會給節能減排帶來新的壓力。再次,從節能體制機制看,我市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非工業領域節能工作尚未有效開展,節能評估制度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節能任務的完成。
根據省節能目標初步分解方案,我市“十二五”期間的單位GDP能耗降低率為16%;在減排方面,到2015年,化學需氧量減排比例為12.2%;氨氮排放量控制在 0.42 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6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1.85萬噸。
為確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彭建文強調,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里,要繼續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嚴格建立能耗、產值月報匯總制度,必要時對能耗與產值比嚴重超出正常范圍的高耗能企業采取限電措施;同時,在招商引資工作中,要注重引進生態好、能耗低、效益高、占地少、創新多的企業,加快產業結構的優化,從根本上、源頭上控制節能減排工作;此外,還要強化節能監察、發展循環經濟、減少各項污染物的排放,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