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鼓勵汽車消費的臨時措施不同,汽車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節能汽車補貼的目的是通過財政補貼,促使汽車企業加快技術進步,生產更多更好節能效果顯著地車型。
降低單車油耗水平,已然成為一種世界潮流。國內目前正在醞釀推出第三階段燃油消耗標準。而節能汽車補貼提高門檻,也是為了適應當前汽車節能技術進步趨勢,鼓勵廣大汽車企業加大降低單車油耗力度,從而推動汽車領域的節能減排。
另外,享受節能汽車補貼的433款車型,已經占國內小排量車型的60%以上。政策惠及面太寬,已經起不到鼓勵先進的作用。恐怕這也是提高補貼門檻的一個重要原因。
提高門檻對車市影響有限
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者以工薪階層和中低收入階層為主,對價格特別敏感。一輛車便宜3000元,對他們來說,屬于重大利好。節能汽車補貼政策,有力地促進入圍車型的銷售。而那些沒有入圍的車型,廠家給予同樣補貼,由此大大促進了小排量乘用車的銷售。
根據三部委的通知,從10月1日起,可以享受補貼的推廣車輛,要達到產品綜合燃料消耗量標準才可以入圍。這一標準根據整車裝備質量的不同,定出了不同的百公里油耗標準。并非所傳說的百公里平均6.9L油耗。
按照新的標準,汽車自重小于750公斤的車型,手動擋百公里油耗小于或等于4.8L、自動擋百公里小于或等于5.2L,就可以入圍。而自重在1090公斤至1205公斤之間的車型,油耗標準手動擋是6.0L,自動擋是6.3L。自重超過1320公斤的車型,手動擋百公里油耗6.7L,自動擋則是6.9L。所以說,能否享受節能汽車補貼,有兩大要素,一是排量必須在1.6L以下,二是油耗和自重掛鉤。
之前入圍的433款節能汽車車型,有多少還能繼續享受補貼,三部委的目錄還沒有公布。但是,按照新的標準,能繼續享受補貼的車型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說,從10月1日開始,原先可以享受補貼的絕大部分車型不再享受補貼。
今年國慶大假期間,為了吸引消費者,許多汽車經銷商打出了“國家不補廠家補”的口號。也有汽車消費者認為,有沒有節能補貼,對他們消費行為影響不大。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由于節能汽車補貼是在消費者購車時從購車款中扣除,消費者感覺不明顯。在汽車價格優惠幅度很大的情況下,不少消費者認為節能補貼被廠家或經銷商拿走了,自己并沒有享受到。
當前,國內車市競爭十分激烈,汽車廠家優惠幅度很大,消費者買車時更加看重的是廠家的優惠。因此,有沒有節能汽車補貼對他們購車影響并不大。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