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開始實施,我國環保產業進入一個重要發展時期。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日前表示,隨著環境設施投資的持續增加,我國環保產業將由環保裝備制造業為主向環保綜合服務業為主轉型升級。
2010年10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正式發布,節能環保產業位列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環保產業被國家寄予厚望,并提出到2020年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環保產業總體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拓展。
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部署,今后五年我國環境保護任務更加繁重。主要污染物在原有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兩項約束性指標的基礎上,又新增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約束性指標,同時鼓勵總氮、總磷、重金屬等區域性特征污染物總量控制。在關注傳統污染防治領域的同時,農村環境保護、機動車污染防治等也成為“十二五”期間我國污染防治的重點領域。
一個國家環保產業走向成熟的標志是環境服務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在發達國家環境服務業占環保產業的比重達50%到60%,而目前我國環境服務業占環保產業的比重相對偏低。
“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深化減排工作就是改善綜合環境質量,這需要環境服務業的有力支持。”清華大學環保產業研究所所長傅濤表示,加快環境服務業發展不僅能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產業支撐,而且有助于推動環境保護任務和目標的實現,是深化減排工作的內在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