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發展前景
行業
“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表面上看,大量的污染物排放量一直處于不斷下降的過程中,但是實際上,目前節能減排仍未觸及到根本,產業結構并未發生重大改變,市場化手段匱乏。但整體而言,節能減排是未來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重點,無論是未來市場的需求還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節能減排都將伴隨著整個產業的發展,因此前景廣闊。
節能環保產業兼具拉動經濟增長和應對環保等社會性問題的雙重功能,政策支持的持續性高,因此看好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宏觀因素和微觀條件在不斷完善。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壓力和中國節能減排的承諾,是推動節能環保產業持續發展的宏觀因素。隨著政策、技術、資金等各項微觀條件的不斷完善,節能環保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將呈現龍頭帶動、多點開花的局面。
【擴張效應】
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組指出,為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地方企業可通過加大對于節能減排環保設備的采購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此行為可對相關節能減排設備服務形成市場擴張效應。設備服務主要有工業節能設備、環保減排設備、節能減排服務、綜合能源管理、建筑節能、民用節能幾個方面。建筑節能及民用節能需要制定建筑標準進行推廣,是一項長期的工程。
【替代效應】
中信證券研究部策略組認為,替代效應指的是在減排前提下,對于清潔能源以及節能新材料需求增加。清潔能源方面,受日本核事故影響,核電退出已成為大勢所趨。
未來規劃調整中,核電、風電、光伏此消彼長。節能新材料主要分為工業節能、建筑節能新材料,如石膏板等細分行業長期景氣值得期待。
【收縮效應】
該策略小組對收縮效應定義為,在節能減排標準提高的背景下,部分行業將會出現供應收縮從而導致供需偏緊的情況。從分析水泥行業的淘汰落后帶來行業利潤顯著提高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如果節能減排標準提升有利于改善行業供需關系,應當具備一定條件,可以關注電解鋁、煤化工、磷礦開采、硫、錳金屬、鉛酸電池等。
【區域效應】
在區域效應方面,該小組認為,節能減排的大力推進也會帶來區域效應,這種效應可能表現在某一些產業在部分區域比較集中,產能占到全國的較大比例。如果這一地區節能減排壓力較大,將會對這一產業形成沖擊,從而間接影響全國的產能和供需關系。綜合來看,河北、山東、遼寧、浙江、山西都是最為值得關注的節能減排大省。
在上述四個效應梳理中,該小組相對看好脫銷設備、建筑節能、天然氣綜合利用、磷礦整合、節能材料等領域,相關公司包括永清環保、達實智能、碧水源、三維絲、煙臺氨綸、同方股份、合康變頻、聚光科技、南都電源、中國化學、雙良節能等。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