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秘書長趙明表示:“在我國,電機是重要的工業耗能設備,廣泛應用于泵、風機、壓縮機、傳動機械等領域,耗電量約占中國整個工業電耗的60%左右。我國電機產品種類繁多,平均效率比發達國家低3~5個百分點,運行效率低10~20個百分點,節能潛力巨大。然而一些工業電機系統用戶對電機系統節能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缺乏認識,或對進行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的技術問題存在障礙,并且缺乏有效的信息平臺分享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方面的成功經驗,為此,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來推動電機系統節能在中國的開展,包括對工業電機用戶和節能服務公司的能力建設,促進節能服務企業項目融資,幫助節能服務公司開拓市場等,有效的推動了電機系統節能工作在中國的開展。”
標準標識、合同能源管理創新挑戰項目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院長助理張新介紹說:“中國電機系統節能挑戰項目充分發揮能效標準標識、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機制的作用,為電機系統用戶、節能服務公司、電機系統生產廠家、節能管理部門等單位搭建起一個全國性的技術支持和信息交流平臺,推動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提高節能管理和技術水平,加強電機系統標準、標識和配套政策的實施力度,從而達到提高中國電機系統運行效率的目標。”
為了能夠更好地完成電機系統節能領域的任務,實現我國電機系統走向綠色節能的道路,該項目還充分利用和發揮了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市場化機制的作用。
據了解,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充分調動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體現出了雙方“互惠、共贏”的基本原則。
根EMCA相關數據顯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全國范圍內的深入實踐,將推動節能服務產業快速擴容,我國2010年節能服務產業產值超過800億元,未來增速將保持在30%至40%。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市場化機制將對中國電機系統節能做出卓越的貢獻。
中國電機系統節能挑戰項目作為歐盟SWITCH-ASIA項目框架下的重要項目,得到了發達國家的技術支持,未來將運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一步走向市場化、長效化,為“十二五”的經濟建設創造一個綠色的電機系統行業環境。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