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舉行的電機系統節能技術研討會暨“中國電機系統節能挑戰項目”結題會上,與會專家表示,我國電機節能潛力巨大。今后應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攻克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的技術障礙,增強信息分享機制,有效推動電機系統節能工作的開展。
電機及其拖動系統是工業耗能設備中的重要環節,其耗電量約占中國整個工業電耗的60%。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秘書長趙明表示,我國電機產品種類繁多,平均效率比發達國家低3至5個百分點,運行效率低10至20個百分點,節能潛力巨大。然而一些工業電機系統用戶對電機系統節能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缺乏認識,行業內也缺乏有效的信息平臺來分享電機系統節能改造方面的成功經驗。
為推動電機系統節能工程的實施,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促進辦公室等單位共同實施了歐盟SWITCH—ASIA項目框架下的“中國電機系統節能挑戰項目”,該項目于2009年開始實施。在此次研討會上,歐盟駐華代表處商務、能源和環境部長李明表示,經過3年的努力,這個項目建立了一個全國性的電機系統節能信息平臺,促進了用戶、生產商和節能管理部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高了節能管理和技術水平,加大了標準及配套政策的實施力度,為中國的節能戰略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悉,該項目還充分發揮了合同能源管理這一市場化機制的作用。合同能源管理是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運用市場手段促進節能的服務機制。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合同,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可以大大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的資金和技術風險,體現“互惠、共贏”原則。
與會專家表示,2010年我國節能服務產值超過800億元,未來增速將保持在30%至40%。合同能源管理這一機制將對我國電機系統節能作出更大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