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從北京市住房與建設委員會(下稱“北京市住建委”)獲悉,“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大力推動建筑節能工作,計劃新建綠色建筑3500萬平米。為推動完成上述建設目標,北京市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地方標準);此外,該市相關部門正在加緊編制《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地方標準),并將于明年開始實施。
“十二五”新建綠色建筑 3500萬平米
根據本報從該部門獲取的《北京市“十二五”時期民用建筑節能規劃》,“十二五”期間,北京市將實現一系列節能目標。其中包括2015年全市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將全部按照規定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建造,2012年城鎮新建居住建筑率先執行節能75%的設計標準;2015年全市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民用建筑面積達到建筑面積總量的8%;2015年當年建設的綠色建筑面積占當年開工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10% ,“十二五”時期累計新建綠色建筑3500萬平方米。
該規劃指出,上述目標的實現,將降低城鎮建筑能耗599.13萬噸標準煤,占全市“十二五”時期節能目標的40%。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對本報表示,今后,凡政府投資的新建、改擴建民用建筑項目均應達到綠色建筑標準,其增量成本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重要功能性園區應建成綠色低碳園區,園區建筑應達到綠色建筑標準。
配套標準正在加緊編制實施
據了解,為推動完成上述規劃目標,北京市相關部門在編制配套標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分別由北京市住建委和北京市規劃委,在國家相關標準的指導下,結合北京市實際情況牽頭編制了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與《綠色建筑設計標準》。
據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已于近日公布,并將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主要針對新建、改建、擴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兩類建筑,并將按照不同的標準分為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評價標準分為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室內環境、運營管理等多項標準。而綠色建筑必須滿足所有“控制項”要求。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北京市節能建筑的數量與比重居全國大城市首位,綠色建筑數量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技術水平也居國內前列。但同時,目前本市新建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能耗值只相當于歐美發達國家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因此,在本市城鎮化發展形勢的背景下,北京市規劃委正在牽頭編制該市《綠色建筑設計標準》,并將在明年起正式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