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也是行動方案中的重頭戲之一。按照計劃,“十二五”期間,對太陽能資源適宜地區要在2015年前出臺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的強制性推廣政策及技術標準。并加大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城市和農村示范實施力度,到2015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消費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0%以上。
實際上,今年3月,住建部曾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消費比例占建筑能耗的15%以上。“十二五”期間,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集中連片推廣,進一步豐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形式,積極拓展應用領域,力爭到2015年底,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25億平方米以上,形成常規能源替代能力3000萬噸標準煤。
多家上市公司分享盛宴
記者了解到,行動方案中還提出了一整套非常“給力”的政策激勵計劃。包括設立專項發展資金、多項稅費優惠,以及在土地招拍掛中明確綠色建筑比例等眾多政策均在醞釀之中。可以預見,“十二五”期間,十幾億平方米節能建筑的巨大市場空間將徐徐開啟,這也將給相關公司帶來成長機會。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向記者表示,我國建筑節能的市場規模非常大,而且由于建筑節能涉及范圍越來越廣泛,2020年前,我國用于節能建筑項目的投資將至少達到1.5萬億元。
“有關部門在力推綠色節能建筑,這對于眾多上市公司有利,已經引起了業內關注。”渤海證券李學純向記者表示,包括泰豪科技、中航三鑫、達實智能、延華智能、天晟新材、南玻A等都是業界關注的公司。
對此,平安證券研究員分析指出,建筑節能市場可粗略分為節能建材、智能節能技術兩大領域,在相關領域中,很多上市公司都有自身優勢。如“達實智能主營建筑智能及建筑節能服務(占收入82%),特別是在門檻較高的地鐵建設領域,公司更具有相對優勢,未來發展空間相當大。”該研究員說。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