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老總王石曾感慨:“未來全球低碳經濟,房地產企業責任重大。”房地產行業同資源和環境有著最為密切的關系,據統計,全球30%能耗在建筑業和住宅消費里。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員、節約網董事長李曉群認為如何有效地利用資源、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節約的作用至關重要,而要建設節約型房地產應該做到三點:
1.建筑壽命必須延長
房子的使用壽命問題已經提到日程,長壽建筑是節約環保,是節能減排,是低碳建筑。有資料介紹,英國的建筑平均壽命達到132年,美國的建筑平均壽命也達到了74年。我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定,重要建筑和高層建筑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筑為50—100年,如果能做到,50年代以來建的房子現在還應該在使用中。而我們的眾多樓房使用不到30年就被拆遷了。短命建筑現象的后果相當嚴重,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房源緊張。相對于使用壽命60年,只考慮20年、30年都屬于短期行為。有統計說,中國樓房平均壽命是30年,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建筑業是最耗能的行業之一,同時拆樓又造成了浪費和污染。這種短期行為不僅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環境污染,而且也是造成房源緊張的一個直接原因。試想一下,而不是這樣建了拆,拆了建的重復建設的話,今天會增加多少房源。節約是長期倡導而未做到,亟待解決而未能解決的問題。杜絕建筑領域規劃、設計、建設和使用中的短期行為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肇元說:“短命建筑現象的后果相當嚴重,不僅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更對人類生存環境構成威脅。如不采取措施,今天建成的工程二三十年后甚至在更短的時間內又將翻修或拆除重建,我們就會陷入永無休止的大建、大修、大拆與重建的怪圈之中。”
長期以來,人們關注房價,房價高低牽動大家的神經。但是,房價的基礎是什么,是房子的質量。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物有所值,能用30年、60年、100年的房子,房價會差多少?房子的質量,在使用10年多年時,往往看不出明顯變化,50年后會怎樣,早期更是無從談起,因此人們不太重視房子的壽命。近些年,80年代建的房已經20、30年了,質量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房子使用壽命開始提到日程。長壽建筑與短命建筑相比較,長壽建筑是節約環保,是節能減排,是低碳建筑。
2.建筑節能保溫,綠色低碳提到日程
暖房子工程得到關注,受到歡迎,并曾被央視某欄目報道。建設部文件中多次指出建筑節能問題,現在已有的建筑很多不符合要求,正在建設中的也有許多不合乎保溫節能要求。長春的冬季和其他季節相比,環境不友好,資源消耗多。房屋的保溫取暖,要耗費大量的電能和熱能。長期以來熱費按建筑面積收費,人們忽視建筑保溫節能。近年已經開始的熱費按使用熱量收費,有助于把城市建筑保溫節能減排問題提到日程。例如冬季室外溫度在零下,如果建房時就設計出天然儲藏室,室內可以有數月不用冰箱,節能又環保。
3.裝修浪費必須避免
減少建筑行業浪費,裝修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個有效的辦法是大量減少毛坯房上市,由開發商解決裝修的問題。開發商有集中采購的成本優勢,同時避免了全民裝修帶來的建筑垃圾,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