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注意到,產煤大省山西省赫然列在倒數第三位,大機組少發電659小時。如果說貴州、廣西缺煤還可以理解的話,產煤大省山西的大型發電機組為什么也會“缺煤停機”?
林伯強指出,我國的燃煤機組發電小時數在歷史上曾經創造了世界之最。形成目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場煤、計劃電的矛盾愈發突出。
林伯強:2004年咱們最高的發電利用小時比較好的可以發到6000多,差得機組也有5000多。2004年那時候很賺錢,煤價也比較溫和,發一度就賺一度,所以他拼命地發。2005年到現在煤價大概漲了一倍,而電價只漲了20%,它導致電廠不賺錢。由于價格體制的問題導致了他動力就沒那么強,對電力短缺已經影響比較大了。目前電力短缺實際上是在裝機容量比較充足情況下的電力短缺。
電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劉寶華表示,火電企業虧損程度近年來在不斷加深,機組缺煤停機和非計劃停運現象實際上已成司空見慣之勢。
劉寶華:我們現在電力政策保護的是投資者的利益,它是根據投資則的回報來確定的電價,而不是根據市場供需關系。所有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們推動市場化改革的力度還不夠。最根本的還是要通過市場機制是資源能夠流動,得到合理化配置。電力才能夠科學發展。
據電監會最新《全國電力供需及電煤供應檢測預警信息》顯示,截至到10月22日全國日缺煤停機容量最大達到近1600萬千瓦。云南、貴州、四川、湖南、重慶等省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平均可用天數已下降至警戒線7天以下。隨著冬季用電高峰的臨近,上述省份的部分地區已先后不同程度出現缺煤停機現象。今冬明春全國最大電力缺口約2600萬千瓦,其中既缺煤又缺水的南方和華中地區用電形勢最為嚴峻。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