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地區節能減排的重要指標,單位GDP能耗降低率是“綠色經濟”評價的重要參考數值,而今年前三季,甘肅省14個市州卻只有5個降到了目標值,節能減排形勢越加嚴峻。
11月7日,甘肅省工信委聯合省統計局發布公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14個市州中,單位GDP能耗降低率達到全年目標值的只有5個,分別是蘭州、天水、酒泉、慶陽和臨夏州。單位GDP能耗雖有所下降,但仍未達標的市州有7個,分別是嘉峪關、金昌、白銀、武威、張掖、隴南和甘南州。而平涼、定西兩市因能耗不降反升被點名。
甘肅省工業研究機構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從“十一五”開始,我省節能減排逐漸走向正軌,但今年來,仍然有部分地區為了追逐單純的經濟效益,讓一些被控制的高耗能企業又死灰復燃。以甘肅省統計局公布數據為例,今年前三季,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產值768.47億元,比去年增長19.28%,也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2.28個百分點。雖然省城蘭州前三季度完成了目標任務,但公布數據中,高耗能行業綜合能耗量仍然占到全市工業總能耗的95.42%。
統計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節能減排陷入困境的一個重要障礙,就是這些高耗能企業已成為不少地方的支柱產業。“目前這些地方普遍面臨著工業增長與降耗之間的尖銳矛盾。”如何調節這個矛盾,目前我省許多市州采取的辦法都是“急剎車”。以此次被點名的另一個城市定西為例,該市采取的應急措施是按照能耗高低,讓中國鋁業公司西北鋁加工分公司等一些高能耗單位“排隊停產”。而有專家直言,“這種值班式的減排方式確實有利于短期內把能耗降下來,但這個月停產的代價是下個月繼續增產,長期看并未從根本上控制。‘急剎車’下的節能降耗,并不是‘可持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