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行業“十二五”期間的節能減排路徑已清晰描繪。國家電監會主席吳新雄透露,“十二五”時期中國電力節能減排將重點做好電力資源的高效利用、調劑余缺,在提高節能高效清潔機組發電利用小時數上取得成效等工作。
環保部9月出臺的《火電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亦明確規定了火電廠脫硝標準。同時,環保部印發《污染減排政策落實情況績效管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也將對電力央企試行污染減排績效考核。
國務院9月初發布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更強調,“十二五”期間中國電力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將實行總量控制,對能源消耗超過國家和地區規定的單位產品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將實行懲罰性電價。
電監會有關負責人透露,中國電力行業在“十一五”期間超額完成了節能減排的目標。盡管如此,電力行業仍是中國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去年電力行業消耗了全國約五成五的煤炭資源,在能源轉換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約占全國的四成三。
安裝脫硫機組對二氧化硫減排有明顯成效。由于燃煤機組在“十二五”初期將全部安裝脫硫設備,而新建煤電二氧化硫排放量仍需增長,二氧化硫技術及經濟減排的空間已不大,如在脫硫技術上未取得重大突破的情況下,預計電力行業“十二五”期間再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的難度非常之大。電監會指出,應繼續完善脫硫電價補償機制,對因燃煤硫份高導致脫硫成本高的發電廠應合理補償電價,滿足成本要求。
今年中國發電企業普遍虧損,完善電價管理機制,已成為電力行業的普遍共識。電監會建議,國家應制定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電價政策,完善差別電價、峰谷分時電價、懲罰性電價政策,對缺電省份全面實行尖峰期電價,對高耗能行業實行用電加價,通過電價形成產業調整的倒逼機制,從而促進節能減排。
業內專家建議,在配套電價改革推出后,還可結合天然氣發電等清潔能源發展,在解決電力供應緊張的同時,也可有效地促進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