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隨著節能減排的不斷深入,建筑電氣領域掀起一股綠色、低碳熱潮。節能解決方案和相關的產品層出不窮,為市場注入了新鮮“血液”。為了深入研討國家和行業節能、節電相關標準,交流建筑電氣節能設計經驗,由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節能專業委員會主辦,施耐德電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清華規劃設計研究院協辦,北京高通廣告有限公司會展部承辦的2011年中國(國際)建筑電氣節能技術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
本次大會的主題為“綠色建筑”。來自全國各大建筑設計研究院的電氣總工、建筑工程公司代表以及建筑電氣、照明、智能系統設備生產企業的代表等200人出席了此次活動,就當前建筑電氣領域的節能現狀、遇到的困難、解決措施等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
能源利用率低節能刻不容緩
談及我國的能源消耗現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馬欣伯表示,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過程當中,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斷攀升。目前,我國城鎮化每提高1%,將新增建筑用地1000多平方千米、新增建材總量6億噸、新增城市用水10億平方米、新增標準煤6000萬噸……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電氣分會理事長王金元指出,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但是能源利用率卻比較低,與英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能源利用情況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英國單位GDP能耗為0.27噸標準煤,德國是0.32噸標準煤,日本是0.17噸標準煤,而我國去年全國單位GDP能耗為1噸標準煤以上。
相關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27%,到2020年,全國將新增建筑面積約200億平方米,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的能耗比重將更大。而在這些建筑能耗中,空調、照明等機電設備所消耗的能源占到建筑運行能耗的半壁江山。因此,建筑電氣節能受到業內人士的高度重視。近些年來,不少人士將目光投向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以及地源熱泵技術、高效光源、三聯供技術、智能化機電設備控制系統……并將其應用于項目之中,獲得了一定的節能成效。
標準不健全節能遭遇攔路虎
在建筑節能的過程中,建筑電氣行業出現了很多與節能環保概念相關的產品和理念,如太陽能技術、樓宇自控技術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等相繼進入公眾視野,但是這些產品和節能模式的推廣情況并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