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既要做好經濟增長的“加法”文章,又要做好節能減排的“減法”文章。這是唐山豐潤區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制勝法寶。
近年來,豐潤區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用斷后路、給出路、闖新路的力度,大氣魄推進節能減排,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提質升級,還加速了戰略支撐產業的快速發展,構建起特色明顯、實力雄厚的現代產業體系。今年前三季度,全區完成工業產值865.96億元,同比增長16.9%;實現動態減排COD52.6噸,二氧化硫3895.5噸,氮氧化物230.12噸。
斷后路節能減排雷霆出擊
昔日的豐董公路沿線,曾分布著50多家小水泥企業,常年被滿天飛揚的粉塵所籠罩,成為污染的重災區!艾F在,這里天藍了,沒有了粉塵污染,居住的環境可是變了樣。這都是節能減排給咱帶來的好哇!”作為親歷者,王官營鎮施家營村村民王守才對豐潤區推進節能減排的務實之舉贊不絕口。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豐潤形成了以鋼鐵、水泥為支柱的產業格局,企業戶數分別達到90家和76家,總產能分別為4000萬噸和1200萬噸,兩大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高達70%,曾為豐潤躋身全省縣域經濟三十強立下汗馬功勞。單體規模小、群體數量大、裝備水平低的現狀,帶來的是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尷尬現實。
隨著科學發展東風的勁吹,“兩高一低”的發展模式顯然已經走到了盡頭。2008年初,豐潤區被確定為全省三十個節能減排重點縣區之一。
“斷后路、給出路、闖新路!”一番痛苦思索之后,豐潤區委、區政府毅然決然地作出了壯士斷腕般的抉擇:寧可承擔暫時的陣痛,也要換來長久的可持續發展,走出一條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新型工業化之路!
[1] [2] [3] [4]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