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天齊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齊鋰業”,002466)發布2020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79億元,同比下降27.44%;凈虧損6.97億元,同比下降460.15%,而其去年同期盈利1.93億元;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為1.38億元,同比下降85.37%。
對于業績大幅下滑,天齊鋰業表示,主要原因一是鋰化工產品銷售數量和價格、鋰精礦產品銷售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導致營業收入和毛利總額下降;二是被投資單位SQM業績下滑,導致投資收益下降。
而其后續業績也并不樂觀。天齊鋰業在半年報中預告稱,受鋰化工品及鋰礦售價和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的影響,預計1-9月凈利潤為-15.9億元至-9.5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1239.88%-783.93%。
具體來看,采選冶煉業務和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務是天齊鋰業目前主要收入來源,在總營收中占比分別為55.73%和44.22%。其中,采選冶煉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47億元,同比增長0.82%,但營業成本同比增長了39.06%。對此,天齊鋰業解釋稱,主要是鋰礦銷量較上年同期上漲28%與2019年第四季度澳洲泰利森鋰精礦二期擴產工程完工折舊攤銷所導致。
該公司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為8.3億元,同比下滑46.41%,毛利率為33.47%,同比下降19.16個百分點。天齊鋰業表示,主要是受疫情和市場調整影響,鋰化工品的售價和銷量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
天齊鋰業成立于2004年,是全球五大鋰礦供應商之一,主營業務包括鋰礦及鋰化工產品、碳酸鋰等鋰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8年5月,天齊鋰業與加拿大化肥公司Nutrien公司簽訂協議,以40.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9.2億元)拿下智利鋰礦巨頭SQM公司23.77%的股權,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加上原本持有的2.1%股權,天齊鋰業目前合計持有SQM25.86%的股權。不過,為完成上述交易,天齊鋰業與中信銀行牽頭的銀團簽署協議,新增并購貸款35億美元,其中包括25億美元的境內貸款和10億美元的境外貸款。
然而,在鋰業市場下行背景下,上述巨額并購并沒有給天齊鋰業帶來預期效益,反而連累了其本身業績,也帶來較重的財務壓力。
SQM主要從事特種植物肥料、鉀肥、鋰及其衍生物、碘及其衍生物和工業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是全球最大的碘和硝酸鉀生產企業和領先的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生產商。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6.56億元,實現凈利潤6.73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近四成。天齊鋰業在半年報中提到,主要原因是行業周期調整及新冠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SQM鋰化工產品銷售數量和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明顯下降。
報告顯示,天齊鋰業上半年投資收益為1.29億元,而其財務費用高達10.4億元,其中主要是利息費用。該公司稱,因購買SQM23.77%的股權新增并購貸款35億美元,公司資產負債率大幅上升,高額的并購貸款導致財務費用急劇上升。
其承認,受主要產品價格下跌、業績下降、資產負債率較高、財務費用大幅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目前流動性壓力較大,且公司業務屬于資本密集型,如果未來在償付債務方面遭遇困難,則公司的業務、經營業績、資金狀況、財務狀況及日常生產經營都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同時也存在財務費用較高而影響公司經營業績的風險。
對此,天齊鋰業表示,2019年至今,公司董事會高度重視降負債、減成本工作。目前,公司正積極與各合作銀行溝通調整負債期限結構、放寬貸款條件等緩解公司流動性的措施,同時還積極與地方政府、監管機構和銀行等債權金融機構溝通,防止發生“抽貸、斷貸、壓貸”。另外,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會繼續論證各類融資工具的可行性并努力推進,積極拓展各類融資渠道。不過,截至目前,其尚未與任何潛在投資人簽署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或協議,相關融資事宜仍在積極洽談中。
值得關注的是,天齊鋰業8月13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裁吳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參股公司職務,而其原定任期本該到2023年2月。公開資料顯示,吳薇2011年10月加入天齊鋰業,2012年12月起任該公司總裁,是促成SQM股權收購的關鍵人物。
天齊鋰業稱,公司將盡快完成董事補選和總裁聘任的相關工作;在此之前,將由公司董事長蔣衛平代為履行總裁職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