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市氫能產業政策和項目發布活動專場上,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根據規劃,2025年前,本市將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北京市經信局介紹,北京市將充分發揮北京科技、產業、人才優勢,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按照“科學布局與協同發展相結合,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相結合,政府引導與市場驅動相結合,安全有序與規范高效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打造“全球領先、國內尖端、區域協同、輻射發展”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高地。
記者獲悉,這份規劃明確了“一環一軸兩區多點”的產業空間布局:立足京津冀協同,發揮房山區、天津和河北氫能資源優勢,形成多渠道一體化環北京供氫鏈;依托海淀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流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構建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核心技術創新軸;并在以延慶和昌平為北部重點示范區、大興為南部重點示范區的基礎上,形成市域內多點覆蓋、輻射津冀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應用新形態。
《規劃》分兩個階段提出發展目標: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3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85億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龍頭企業,力爭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量突破1萬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全產業鏈累計產值突破240億元。
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將借助冬奧舉辦的有利時機,構建京津冀地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開放平臺,深化科技研發和項目合作國際化交流,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技術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產業化落地,通過在貨運物流、公共交通等領域的示范應用,引領北京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快速發展。
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氫能已成為國家新能源發展的戰略產業。記者從會上獲悉,作為北京南部高端制造業的重要承載區,大興區將積極落實北京市產業規劃布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引領區為目標,建設國際標準、世界一流的氫能示范區。
大興國際氫能示范區位于北京南部中心位置,毗鄰大興國際機場、京東“亞洲一號”、京南物流基地等重要交通樞紐,氫能應用場景廣泛;嘉清新能源、明天氫能等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成長企業落戶,清華工研院、水木博展、海珀爾等具有豐富氫能產業資源的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入區發展,基本形成氫能產業發展生態,產業基礎雄厚。
更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區可享受中關村、國家創新政策及臨空區、自貿區、綜保區“三區疊加”政策,已建立首期規模20億的氫能產業基金,將投資氫能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類項目,政策環境優越。
記者同時獲悉,北汽福田將牽頭聯合產業鏈優勢資源,創辦北清智創(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將以“最強氫能聯合體”,形成政企聯動共同發力,力推氫能汽車商業化,助推首都能源產業升級和能源結構調整。
針對產業鏈協同性不足、缺少整體解決方案、限制下游的產業化應用、導致產業化推進緩慢等薄弱點,北清智創將專注氫燃料商用車領域,打造全國第一家燃料電池商用車全棧式解決方案供應商,涵蓋系列產品組合、能源供給、燃料電池商用車SAAS服務、燃料電池商用車大數據服務、檢測平臺、加氫站、產業咨詢等,優化產品資源,降低成本,實現全產業鏈服務,并在5到10年內打造成為“國內領先、區域協同”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