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之一。醫藥原料屬于精細化工,制藥行業在對我國經濟總量增長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三廢”,對環境造成了污染。
據統計,制藥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卻占到2%,制藥行業節能減排已刻不容緩。
政策實施緩解環境污染
2010年7月,環保部制定并強制實施《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全面提升制藥企業環保意識和環保水平,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今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的《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再次將環保放在重要位置,指出未來原料藥生產基地將實施清潔生產,實現污染集中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
與此同時,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醫藥企業早已先行一步,履行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承諾。記者從中國醫藥(600056,股吧)保健品進出口商會(以下簡稱醫保商會)了解到,行業內領先的制藥公司已逐步將環保體系建設和節能減排提升到戰略發展的高度進行貫徹實施,正在努力將制藥企業打造成為節能減排企業。醫保商會也一貫號召行業內企業節能減排、注重環保、回饋社會。
企業完善環保措施
我國人均自然資源、能源占有水平較低,科技創新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環境的主要出路和有力支撐。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將生產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實現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東北制藥(000597,股吧)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東藥集團)是一家大型綜合性制藥企業,企業一直高度重視環保工作。據東藥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藥集團核心企業東北制藥總廠,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就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環保監測、科研、管理機構和“三廢”綜合利用車間。
東藥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停產一些效益差、污染重、治理難度大的產品和崗位,使東藥的產品結構趨于合理。如通過停產氯霉素消旋、硝氧化崗位每年減少化學需氧量(COD)排放3200噸;對氯霉素產品的氫氧化鋁崗位進行調整,預計每年可減排COD約230噸。另外,東藥已在逐步減少原料藥的生產比例,增加經濟效益高、技術附加值高的產品,在提高現有污水處理裝置處理能力的基礎上,對現有裝置進行合理調整,以適應環保綜合治理的需要。
另外,清潔生產、綜合利用及產品結構調整也是醫藥企業防治污染的戰略性措施。據醫保商會介紹,東藥的VC蛋白液和古龍酸母液綜合利用最具代表性。VC蛋白液和古龍酸母液曾是東藥主導產品VC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三廢”,為了處理VC蛋白,東藥與其他公司合作利用VC蛋白液生產有機復合肥及蛋白乳有機肥,目前產品已投入農村使用,效果明顯。
作為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問題,節能減排正在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醫藥企業更是不斷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積極與國際接軌,在加快發展產業的同時,創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