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近出臺的《廣東“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明確規定將對節能減排的目標進行問責制。根據方案,到2015年,全省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477噸標準煤/萬元(按2010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和2005年分別下降18%、31.46%;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170.1萬噸、71.5萬噸,比2010年分別下降12.0%、14.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0.39萬噸、109.9萬噸,比2010年分別下降13.3%、16.9%。
眾所周知,一氧化碳排放物容易實現零排放或循環再利用,然而目前行業內尚無針對氮氧化物減排或回收利用的技術,這也意味著,一旦廣東省PM2.5檢測進入實操階段,陶瓷行業將難免再受非議。
這個時候瓷磚減薄問題便凸顯出來,一方面可以減少原材料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這也是應對PM2.5檢測的可行性手段,而PM2.5實操階段的迅速來臨,也徹底的擊垮了陶瓷企業心中的僥幸感。
然而薄磚經過了數年的發展,目前依然處于艱難生長的處境,這主要是來源于消費者的認知及政府、社會的普及欠缺,而且目前行業內并沒有一項權威的薄磚標準。而且消費者的認知里陶瓷磚依然是越厚越好,這都需要陶瓷行業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形成共識,并致力于生產、推廣薄磚,發動一場薄磚的革命。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新任會長喬龍德曾指出:“薄磚要大力推出來,就要將厚磚有所限制。”同時,中國建材聯合會副會長葉向陽也表示:“陶瓷薄磚的標準將在今明兩年內制定出來。”他指出,陶瓷薄磚中,墻磚將在今年內出標準,地磚則將在明年出臺標準。
薄磚標準的出臺,是否可以緩解PM2.5帶來的壓力,究竟如何去化解對PM2.5又愛又恨的雙重情緒,還需要各個陶瓷企業不斷去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