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區區在活動主會場舉行了氫燃料電池泥頭車運營發布儀式。據介紹,本次運營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泥頭車數量達500輛,屬全球首批、規模最大。車輛從整車到關鍵部件均在該區研發生產,車輛一次充氫時間僅需8—15分鐘,一次充氫可行駛400公里以上。另外,車輛安裝擺臂式全密閉式蓋板,能有效控制余泥撒漏和揚塵污染。
延伸閱讀:全國率先實施綠色低碳示范運營項目 首批500輛氫燃料電池泥頭車將試運營
2月21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辦“奮進‘十四五’啟航新征程—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以網上直播、現場簽約、云動工等模式,集中展示72個新投資動工項目、31個簽約項目的場景。此次集中展示的103個項目以實體產業為主,涵蓋戰略性新興產業、商業辦公、基礎設施、城市更新、黨建引領等類別,動工及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139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約2416億元。王曉東、魏于全、趙宇亮、陳十一、宋爾衛、彭孝軍、俞大鵬等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出席,共同啟動活動。
百濟神州第四工廠啟動建設
知識城有望建成亞洲產能最大抗癌藥生產基地
參與當天活動的項目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其中31個簽約項目均為產業項目;72個動工項目中產業項目達48個,產業項目數、計劃投資額比重均占動工項目的65%左右。
活動當天,一批生物醫藥領域優質項目在知識城開工建設、簽約落戶。國內創新生物制藥行業領軍企業百濟神州是領銜項目之一。當天上午,廣州百濟神州生物藥生產基地第四工廠在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創新園區破土動工,項目將主要用于生產百濟神州自主開發的新型抗腫瘤單克隆抗體藥物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和研發管線中多個生物藥生產。隨著第四工廠動工,百濟神州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的產業化能力和產業鏈完整性將再次得到提升。整個百濟神州廣州生產基地建成后,產能預計將超過12萬升,最高可達到20萬升,將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產能最大的本土創新藥企自有生物藥生產基地之一。
此外,兩大創新藥項目——安濟盛大分子藥物生產基地、麓鵬制藥總部及新藥研發生產基地,也于當天在知識城動工建設。安濟盛是從事骨骼肌肉疾病全球首創新藥研發和生產的企業,在國際骨科領域具有影響力。麓鵬制藥則專注于小分子藥物設計,其首個項目LP-108已經在中國和美國進入臨床。
國際疫苗研發和生產基地開工
檢測診斷“新貴”爭相進駐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疫苗研發和生產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活動當天,依托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園規劃3.3萬平方米用地,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啟動建設國際疫苗研發和生產創新示范基地。該基地將以新冠疫苗為核心,重點引進核酸疫苗、重組疫苗、病毒樣顆粒疫苗、中和抗體等國際先進創新項目,為疫苗創新企業打造高標準的產業化載體。該項目由廣州高新區集團建設,預計2021年上半年土建封頂,助推新型疫苗產品高效生產及上市。
與此同時,在知識城國際生物醫藥園,一批受生物投資界熱捧的檢測診斷“新貴”也相繼落地建設——康立明生物動工建設生產基地及檢測大樓,該企業擁有國內首個獲中國藥監局批準上市的糞便腸癌早篩產品。達安基因建設新型核酸提取與純化試劑盒的生產基地,該自動生產線能直接用于核酸的預處理,大大提高核酸提取和純化效率。總部位于廣州國際生物島的燃石醫學在知識城建設生產工廠和研發質檢大樓,進一步扎根并做大做強。燃石醫學是中國赴納斯達克上市的腫瘤NGS檢測第一股,獲批中國首個NGS腫瘤檢測試劑盒。
當天在知識城動工還有新加坡國際管理學院(中國)項目,該項目將引進新加坡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導入醫療體系建設等領域的先進模式與經驗。
芯片到5G齊發力
廣電5G華南中心節點落戶黃埔
作為廣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區域,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圍繞集成電路芯片、新型顯示、5G產業等高端環節發力,外引國際龍頭企業,內培國內優質創新企業,打造完整產業鏈,一批新項目在本次簽約動工活動中啟動。
集成電路方面,國內領先半導體分析檢測企業勝科納米將在知識城建立國內最頂尖的半導體分析測試平臺,開展芯片材料、可靠性等檢測服務,填補集成電路檢測的重要一環。
由趙宇亮院士領銜的“中國納米谷”重磅項目5G射頻濾波器也在當天迎來二期擴產動工。項目擁有濾波器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包括晶圓前道、后道產線,將進一步擴大生產5G聲表面波濾波器,助力解決5G通信射頻前端的國家關鍵技術問題。
在5G產業方面,國內第四大運營商、擁有國內第四張5G牌照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在黃埔區簽約設立華南分公司,建設廣電5G核心網華南中心節點,目標建成覆蓋廣州市的700Mhz廣電5G網絡。按照計劃,中國廣電互聯網數據大區中心、廣電5G和智慧廣電應用產業基地也有望在該區陸續落戶。
全球首批氫燃料電池泥頭車運營發布
每年減少碳排放3.5萬噸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為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范區,被列為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范區。當天,該區在活動主會場舉行了氫燃料電池泥頭車運營發布儀式。
據介紹,本次運營發布的氫燃料電池泥頭車數量達500輛,屬全球首批、規模最大。車輛從整車到關鍵部件均在該區研發生產,車輛一次充氫時間僅需8—15分鐘,一次充氫可行駛400公里以上。另外,車輛安裝擺臂式全密閉式蓋板,能有效控制余泥撒漏和揚塵污染。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作為工業強區,在建項目數量多、體量大,投放運營氫燃料電池泥頭車對于節能減排、揚塵防治和環境保護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據測算,500輛氫燃料電池泥頭車投入運營后,每年可減少碳排放3.5萬噸,減少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768噸,推進全生命周期環保“零排放”,有效解決燃油泥頭車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