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3月31日獲悉,華能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當天澆筑第一罐混凝土,這是我國“十四五”首個開工的核電項目。
昌江核電二期項目位于海南昌江縣海尾鎮,規劃建設兩臺120萬千瓦核電機組,采用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技術方案。這是2018年海南自貿區(港)建設以來投資最大的項目,由華能集團控股,與中核集團共同建造。華能海南昌江核電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投資、建設和運營。項目預計總投資368.5億元,建設周期60個月,計劃于2026年底全部投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向海南省輸送清潔電量180億千瓦時。
海南昌江核電二期項目效果圖。
昌江二期工程在去年9月初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獲得核準。該項目獲批意味著其控股股東、大型發電央企華能集團,正式成為我國第四家具備控股建設大型壓水堆項目資質的核電集團,也即成為中核、中廣核、國家電投三大集團之后中國第四張核電牌照的持有者。
華能自2004年涉足核電領域,通過牽頭國家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和參與昌江廠址的一期工程(1、2號機組)等積累項目經驗、打磨人才隊伍。持續投入17年之后,華能率先于其他大型發電央企,在核電產業,尤其是在控股建設壓水堆核電項目上,獲得實質性突破。
華能是海南省裝機容量最大的發電集團,在海南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完成發電量近2000億千瓦時。昌江是其長期深耕、最重要的核電基地之一。但比這更早之前,華能涉足核電的第一步,是在膠東半島建設全球首座具備第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
有別于當前全球主流堆型壓水堆,高溫氣冷堆是國際核能領域公認的第四代核能系統中的候選堆型之一。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采用全陶瓷包覆顆粒球形燃料元件,氦氣作冷卻劑,石墨作慢化劑,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能保證反應堆在任何事故下不發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大量釋放。
目前,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已完成首批核燃料接收,按計劃將在年內發出華能“第一度核電”。
據澎湃新聞了解,除了昌江、石島灣,華能還擁有福建霞浦廠址,并在國內其他核電項目上有所參股,包括山東海陽核電站(參股5%)、榮成“國和一號”示范項目(參股25%),以及福建霞浦示范快堆(參股10%)。
據中國能源報報道,去年8月,華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全程主持了在山東石島灣舉行的“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現場報告暨研討會”。該研討會邀請來自能源動力領域的14位院士以及多位核能行業專家參會,是舒印彪掌舵華能20個月來第二次邀請院士共商華能核電發展。“加快發展核電,打造重要的新興戰略產業,是推進華能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和戰略選擇。”舒印彪在該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華能將全面開發建設石島灣、昌江、霞浦三大核電基地,核電產業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