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首季生產經營均創紀錄:凈利超60億,為去年同期25倍 |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2021/4/16 7:56:37 用手機瀏覽 |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鋼鐵央企鞍鋼集團處獲悉,2021年第一季度,鞍鋼集團生產經營全線飄紅,鐵精礦、鐵、鋼、材產量和營業收入、利潤均創歷史新紀錄。實現營業收入642.44億元,同比增長47.46%;實現凈利潤60.37億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
鞍鋼集團于2010年5月由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和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則是新中國第一個恢復建設的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和最早建成的鋼鐵生產基地,為國家經濟建設和鋼鐵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被譽為“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攀鋼集團有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產釩企業,是我國最大的鈦原料和重要的鈦白粉生產基地。
作為中央直管大型企業之一,目前鞍鋼集團在中國東北、西南、華北、東南、華南等地,擁有七大各具特色的生產基地,并有效掌控著位于中國遼寧、四川和澳洲卡拉拉的豐富鐵礦資源,是中國最具資源優勢的鋼鐵企業。 具體來看,一季度,鞍山鋼鐵實現利潤增幅685.14%。其主要生產基地,鞍鋼股份鲅魚圈分公司、朝陽鋼鐵產量規模均創歷史最高紀錄,連續完成經營利潤挑戰值。攀鋼鐵、鋼、材、釩、鈦等主要產品產量完成目標,利潤創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幅381%。其中,攀鋼礦業公司鐵精礦和鈦精礦產量創歷史最好水平,西昌鋼釩廢鋼消耗持續創新高,攀鋼釩鈦9項主要產品產量完成奮斗目標,鈦材公司精鎂產量創歷史紀錄。
鞍鋼礦業在一季度的鐵精礦產量、鐵礦石產量、精礦綜合能耗、銷售收入、利潤五項主要指標均創出歷史新紀錄,實現利潤比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增幅達95%。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質量發展方面,鞍鋼集團充分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抓好關鍵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攻關,大力加強創新平臺建設,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動力活力,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一季度,鞍鋼股份中厚板事業部4300厚板生產線成功軋制出厚度5mm、寬度3400mm的世界最寬7Ni鋼薄板;鞍鋼集團管線鋼拿下單個項目鋼材標的量最大的一單,成為中俄東線核心供應商;鞍鋼股份“鞍鋼高純凈度工業純鐵產品”和攀鋼“系列在線熱處理珠光體道岔軌”榮獲2020年度“中國鋼鐵工業產品開發市場開拓獎”。
今年以來,鞍鋼集團還加快數字鞍鋼建設,制定數字鞍鋼建設工作方案,明確了愿景目標及“操作室集中化率、產線智能化改造完成率”等14個可量化評價指標。攀鋼建成數字化產線3條,在建9條。鞍鋼集團建成首個智慧供應鏈——鞍鋼汽車鋼智聯云平臺,截至目前,該平臺已累計直連直通客戶180家,實現汽車鋼重點客戶全覆蓋,服務范圍拓展至家電、硅鋼等領域。
鞍鋼集團方面表示,集團聚焦“發揮國有經濟戰略支撐作用”這個新使命,制定了“7531”發展目標,提出了“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鋼鐵企業集團”發展愿景,劃定了“突破五個關鍵、聚焦四個重點”的工作思路。
“鞍鋼是‘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子’,有信心有責任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在新發展階段站排頭、作表率。”鞍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譚成旭此前表示,鞍鋼集團已經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邁好第一步,并將行穩致遠、揚帆遠航。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2020年,鞍鋼舉全集團之力投入巨資、辦成了幾件過去一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歷史難題,也就是廠辦大集體改革和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兩項改革”。15萬多名大集體職工和退休人員的養老、醫保問題也得以有效解決,1萬多名職工穩崗就業,實現“在崗職工有崗位、不在崗職工有機會、特殊群體有保障”的目標。2020年12月23日,鞍鋼還與遼寧省鞍山市簽訂《鞍鋼廠辦大集體改革改制企業股權無償劃轉協議》,110多家重組改制企業正式劃轉鞍山市,標志鞍鋼廠辦大集體改革基本完成。
今年的1月18日,譚成旭在鞍鋼二屆三次全委(擴大)會上公布了鞍鋼2020年成績單,全年利潤創歷史最好水平,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后,實現報表利潤總額65.48億元,同比增長178.5%;凈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36.97億元。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就在4月6日,遼寧省人民政府發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該文件指出, “十四五”時期,遼寧省將推動鞍鋼和本鋼等央地鋼鐵企業聯合重組,培育世界一流鋼鐵企業。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