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原定啟動時間略有推遲的全國碳市場有了更新日程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醫保服務高效便民;確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若干政策措施;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
會議提出,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以穩步有序、精準直達方式,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的發展,并撬動更多社會資金促進碳減排。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從“十二五”試點先行,到“十三五”籌備全國市場,我國碳市場歷經十年試點探索。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抓手,自2020年12月以來,全國碳市場建設蹄疾步穩。
2020年年底,生態環境部以部門規章形式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了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市場參與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以及全國碳市場運行的關鍵環節和工作要求。印發了《2019-2020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發電行業)》,公布包括發電企業和自備電廠在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全國碳市場覆蓋排放量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今年5月26日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近期,按照有關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已通過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基本完成配額預分配工作。生態環境部已組織有關單位完成上線交易模擬測試和真實資金測試,正在組織開展上線交易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擬于今年6月底前啟動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