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漲勢強勁創下近年來新高,受此帶動,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迎來年內最大漲幅。國家發改委10月9日傍晚發布消息,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1年10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提高345元和330元。
折合升價,上述調幅對應92#汽油上調0.27元、95#0.28元、0#柴油0.28元,這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幅度上調。此次上調政策落實之后,年內我國成品油零售限價共歷經19次調價窗口,其中13次上調,3次下調,3次擱淺。標準汽、柴油分別累計上調1700元/噸、1635元/噸,折合升價92#汽油累計上漲1.33元/升,0#柴油累計上漲1.39元/升。
本次調價對于私家車主和物流企業來說成本增加。據市場機構隆眾資訊測算,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調價后,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13.5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一百公里費用增加2元左右。而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一百公里,燃油費用增加11.2元左右。
現行的成品油價格機制規定,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楊霞表示,本輪成品油調價周期,國際原油強勢反彈,全球原油供應緊張,一方面OPEC+聯盟組織召開會議,確認11月份維持40萬桶/日增產規模不變直至2022年4月份。盡管美國方面施壓但是供應仍未擴張,且美國也未能做出急于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的決策。另一方面全球石油需求不斷升溫,目前在供應以及需求之間面臨較大的缺口,是支撐油價近期不斷上漲的主要驅動因素。
“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延續上行態勢并漲至近七年來高位。”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王珊稱,隨著國際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歐美各國取消或放寬旅行限制,能源需求增長速度超出此前市場預期,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需求淡季對油價的利空影響。而OPEC+并未如此前市場預期改變增產計劃。另外,由于歐洲能源危機的影響,天然氣價格的飆升引發了投資者對石油將被用作替代能源從而令需求快速增加的擔憂。原油資源供應趨緊是支撐油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截至10月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05美元,收于每桶79.35美元,漲幅為1.34%;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44美元,收于每桶82.39美元,漲幅為0.54%。
展望后市,隆眾咨詢油品分析師李彥認為,以當前的國際原油價格水平計算,下一輪成品油調價開局將呈現上行的趨勢,幅度在200元/噸左右。目前來看,全球天然氣供應短缺推升原油需求預期,同時冷冬預期也可能加劇燃料消費,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上調的概率較大。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國際原油基本面維持供需緊張格局,面對能源需求改善之際,加上OPEC限制供應政策,因此油價獲得提振后仍穩步上漲為主。新一輪調價周期初始,重新計算后的變化率處正值高位。所以,在原油支撐下,預計下一輪調價,也就是10月22日24時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遇“四連漲”的概率較大,但是漲幅預計較本次或收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