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勢:國內高質量發展+國際大國責任擔當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
目前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已初步構建,其中“1”包括《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頂層設計文件。“N”包括5大重點領域和6大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人才培養等10大碳達峰碳中和支撐保障方案。
“1+N”政策體系圖譜
產業:零碳產業(減少碳排放)+負碳產業(增加碳吸收)+管碳產業
雙碳目標下,實體產業結構變遷將顯著加快,主要方向包括減少碳排放(零碳產業)、增加碳吸收(負碳產業)以及開展碳資產管理。其中,減少碳排放主要包括能源結構調整、節能減排以及相關金融支持產品;增加碳吸收則包括技術固碳和生態固碳;碳資產管理則包括碳監測和碳資產管理。上述3大產業規模總額數百萬億元,可以分為數百個細分賽道。以新能源和儲能為核心的零碳產業有若干規模超萬億的賽道;以CCUS(捕集、封存、利用)為核心的負碳產業有若干規模超千億的賽道;以監測和資產管理為核心的管碳產業目前也是方興未艾,一批獨角獸企業呼之欲出。
CCTC®02
資本:一級市場如火如荼+二級市場表現靚麗+碳市場前景可期
截至目前,綠色、可持續、ESG等方向的公私募基金數量超過1000只,規模合計8000多億元。其中,公募基金200余只,管理規模超過4000億元;私募基金800多只,管理規模約4000億元,90%為股權創投基金。
過去3年,二級市場含“碳”基金年度業績均大幅跑贏大盤。今年以來至8月底,權益市場大幅波動,全市場基金今年以來的區間收益率均值為-7.30%,而72只含“碳”基金今年以來的對應均值為0.73%。
2021年,全球碳市場交易總額達到7600億歐元,主要市場包括歐洲、美國加州以及韓國等。2021年7月,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將正式啟動,首批2225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市場,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隨著更多履約主體進入碳市場以及CCER恢復交易,預計中國碳市場交易活躍度將大幅提高,市場規模將迅速增加,創富效應逐漸凸顯。
科技:能源革命+科技創新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傳統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新能源的發展本質上是一場能源革命,由此引起諸多產業的大變革。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得技術者得天下。
碳達峰碳中和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圍繞能源、工業、建筑交通、生態系統固碳增匯等重點領域開展。前瞻性先導性技術研發也成為相關企業及產業資本發力的重要抓手。
八大研發方向
CCTC®03
人才:需求持續旺盛+供給嚴重不足
官方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需要的“雙碳”人才在55萬至100萬左右,未來“雙碳”人才總需求有望達到600-800萬,人才缺口巨大。招聘機構統計數據顯示目前雙碳相關職位數量和薪資待遇都在快速增長,2021年,碳排放相關新發職位需求同比增長753.87%。碳排放新發職位的企業招聘平均年薪也逐年增長。
2022年5月,教育部印發《加強碳達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工作方案》,要求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體系建設,提高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各主要高校紛紛設立雙碳相關研究中心或研究院,部分高校已于2022年秋季開始招生相關本科及研究生專業。但考慮學科結構錯配、地域分布不均、教育周期長等問題,短期內人才缺口問題仍難以解決。
上述供需矛盾的緩解一定程度上,需要社會化培訓甚至公益培訓給予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