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網評特約評論員 渝西鋒光
5月28日,云南省對外發布,安寧產業園區(新能源電池片區)、曲靖經開區、玉溪高新區、楚雄高新區(云甸片區)、祥云經開區為我省首批5個零碳園區,通過探索創建一批零碳園區,助力園區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
隨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加速,零碳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全球趨勢。自國家提出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以來,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的新路徑。云南對外發布建設5個零碳園區,是對國家綠色發展理念作出的積極響應。貫徹綠色、低碳發展理念,重點在于以實際行動推進可持續零碳發展路徑,既要注重生態效益,也要體現經濟效益。
地處中國西南的云南,蘊藏約全國20%的清潔能源資源,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園區89個,綠色鋁、綠色硅、新能源電池、生物制藥、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加快向重點園區集聚、延鏈補鏈強鏈發展。2023年,園區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4647.77億元,占全省比重達76.5%。抓好零碳園區的“兩個效益”,助力云南加快實現園區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而且能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綠色轉型提供寶貴的經驗和示范。從能源基礎、空間載體看,云南建設零碳園區擁有相對突出的比較優勢。但截至目前,我國尚無零碳園區建設的規范標準,云南創建首批零碳園區,必然得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敢闖敢試擔當。
一方面,可在因地制宜、發揮各園區特色和優勢上蹚出新路。比如,利用云南豐富的太陽能資源開發太陽能產業,在有利于風能開發的地區推廣風電項目;再比如,依托綠色能源優勢,助力園區企業打造低碳零碳產品,不斷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還比如,打好“南亞東南亞橋頭堡”這張牌,加強與周邊省份、毗鄰國家和地區技術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零碳技術和管理經驗,尤其是加快新能源、生物制藥、新材料、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發展,以零碳園區建設促進云南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另一方面,零碳園區建設既要注重環境效益、又要兼顧經濟效益,切不可顧此失彼。除了搶抓機遇、用好國家政策優勢,有效提升園區的經濟集聚效應外,也要充分利用云南的獨特地理優勢和多元文化資源,將零碳園區建設與綠色旅游、生態農業等實現融合發展,為綠色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增長點。
云南省創建首批5個零碳園區,標志著其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上邁出堅實的一步。在抓好“兩個效益”上科學均衡用力、久久為功,繼續深化零碳技術應用、不斷完善政策體系、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讓零碳園區創建探索在云南取得實效,為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更大的云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