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審計署發布最新的審計結果顯示,格蘭仕等8家家電企業,通過“做假賬”虛構空調銷量等手段,騙取國家節能補貼總計9000多萬元。
審計公告顯示,廣東省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騙取金額最高,達2157.76萬元;陜西省寶雞長嶺冰箱有限公司位居第二,金額為2093萬元;廣東省TCL空調器有限公司排名第三,金額為1830.88萬元。對于騙領1779萬的節能補貼審計結果,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陸驥烈回應稱,除了企業自身的責任外,目前我國電器行業分銷渠道是主要原因:“除了自營的商超是可以查的以外,實際上我的銷售環節在賣給一級代理商的時候已經結束了。你后面的數據一層層地往上報,我對于這些下面上來的數據是缺乏有效地管理的。”
陸驥烈說,由于需要先由電器廠商墊付節能資金,所以對于電商企業,他們也希望了解節能資金真實的使用情況:“在國家節能補貼沒有到位的前提下,企業先對流通環節進行了墊資發放,錢是我們先給出去的。但是在流通環節把規模擴大,會不會有沒賣出去,它說賣出去。這次審計也是提示我們對渠道怎么管理。”
目前,格蘭仕等公司已經同審計署進行溝通,進行整改:“看看這么長的流通環節,比如涉及的金額具體是哪些地區,哪些流通環節的層級發生的。后期我們如何把管理的漏洞、措施強化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