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訊(記者 楊舒萌)“推廣建筑節能不會助推房價。”昨天,在第三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
據統計,我國現有城鄉建筑面積400多億平方米,95%都是高耗能建筑。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已占社會終端能耗的27.5%,單位建筑面積采暖能耗相當于相同氣候地區發達國家的2至3倍。除了對既有的高能耗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外,在新增建筑中大力推廣節能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必行之路。
仇保興說,目前對新增建筑進行節能處理,除了個別項目采用“奢華”措施、造價較高外,一般的成本只有100元/平方米左右。即使用相當高級的節能方法,每平方米的造價也不過二三百元。這部分成本在房價構成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會對房屋售價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北京。
仇保興還大力提倡,盡可能使用一些再生資源解決建筑節能的問題,例如利用綠化,利用太陽能等方法。“事實上,真正的綠色建筑是不用那些豪華材料的。往往最廉價的材料,節能效果卻最好。”仇保興告訴記者,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夏天為了舒適節能,就在窗外加遮陽罩,墻上植爬山虎,西墻外再種高大喬木。這些措施非常廉價,每平方米的花費不超過10元,但是效果非常好,可以減少40%的建筑能耗。
專家觀點
采暖費應“按小區計量 按戶分攤”
晨報訊(記者 王娟)日前,北京市有關部門曾表示,為了計量更加公平,本市供熱體制改革中居民取暖收費將實行“樓棟計量、按戶分攤”。而在日前召開的第三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專家卻建議,供熱企業與采暖用戶的熱費結算點還是定在小區為宜。
昨天,在第三屆國際智能、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分論壇中,由石家莊市自動化研究所的三名專家共同撰寫的一篇名為《對阻礙我國推行供熱計量收費制度的若干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方案》的論文引起眾人關注。其中提到,“新建住宅必須安裝樓棟熱計量表”可能是一個誤區,供熱企業與采暖用戶的熱費結算點還是定在小區為宜。專家認為,就熱計量的目的而言,只計量到樓是不可能節能的,分戶熱計量收費是最終目標。專家分析,分戶熱計量收費是大致合理分攤小區總熱費的概念,既可以分攤小區總熱費,也可以分攤樓棟總熱費,但是將熱費結算點定在小區比定在樓棟更簡單,因為計量成本更低。而計量成本高低是判斷推行分戶熱計量是否有經濟意義的重要標志。
專家分析說,在國外分攤小區和分攤樓棟總熱費兩種情況都有,而且分攤樓棟熱費的可能更多些。但國外一棟樓的產權只屬于一個人,而且國外常常采用樓棟換熱站,因此只能計量到樓。我國的國情卻不同,我們以小區為單位,物業公司接受業主委托行使管理權。因此,首先應該推行小區熱計量收費制度,理順供熱關系,因此“新建住宅必須安裝樓棟熱計量表”可能是一個誤區,應該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謹慎決策為好。
新聞鏈接
全國民用建筑工程
節能設計標準出臺
晨報訊(記者 王麗婭)昨天,由建設部質安司牽頭,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組織編制的《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和《國家建筑標準設計節能系列圖集》正式發布。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技術措施》和《系列圖集》將列入建設系統的培訓計劃和設計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
“2005年,建設部對16個省市3000多個在建工程進行調查發現,有很多建筑屬于高耗能項目,尤其是政府辦公樓和大型公共建筑。目前,我國建筑耗能占總耗能的27.5%。”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此,在此次出臺的節能設計技術文件中,對建筑、結構、暖通空調、動力、給水排水和電氣這些建設中的重要環節都做出詳細的節能設計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