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提案: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8:46:53 用手機瀏覽 |
全國政協十屆五次會議期間,經濟發展類提案有363件,約占提案總數的8.16%。其中,委員個人提案194件,委員聯名提案137件,黨派提案25件,人民團體提案3件,小組提案4件。與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期間相比,該類提案減少了84件。
綜合分析經濟發展類提案,提案內容熱點難點問題相對比較集中,關于國家宏觀調控、區域協調發展、資源開發節約和保護等方面的提案較多。此類提案內容多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戰略性問題,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更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此類提案約有102件,占經濟發展類提案的28.1%。其中,循環經濟方面的提案27件,節能降耗方面的提案15件。
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提案建議:抓緊出臺《發展循環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毒化工行業市場準入標準和評定制度,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法律保障;加快循環經濟技術開發和推廣,加大科技投入,通過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環保專項資金以及產業技術進步資金,支持循環經濟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為發展循環經濟提供技術支撐。
切實加強節能降耗工作的提案建議:調整產業結構,遏制高消耗產業過度增長,發展能耗低污染少的服務業;完善節能降耗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快《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建筑法》、《規劃法》、《建筑節能管理條例》、《城市公共交通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加快能源市場化改革,打破壟斷,建立適合市場要求的資源節約項目運作機制;加快技術創新,在能源資源瓶頸技術上有所突破;建立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問責制,將節能目標切實納入干部考核;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節能意識。
加快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提案約有90件,占經濟發展類提案的24.79%。其中,建議發展城市群的提案約30件,所占比重較大。
推動首都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提案指出,京津冀人文相通、山水相連,是一個完整的經濟區域,具有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條件。但是,由于長期實行計劃經濟以及行政區劃的分割,一體化發展存在體制機制不順、區域整體協同優勢難以發揮、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尚未得到控制等問題,建議制定實施首都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在京津走廊建設首都地區航空城;建設首都地區"新七環",將相關城鎮作為新城鎮發展點,調整產業結構,緩解北京市中心區發展壓力,加強與外圍城市的交通聯系,以城市一體化促進區域一體化。
加快渝蓉經濟區發展,打造中國西部增長極的提案建議將渝蓉經濟區納入國家近期重點區域發展規劃,編制渝蓉經濟區總體發展規劃,并在宏觀政策層面給予傾斜,對相關項目給予支持。
關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
這方面的提案約有77件,占經濟發展類提案的21.21%。其中,水資源開發和保護方面31件,生態補償機制方面19件。委員們對如何解決包括水、石油、煤炭、地熱、太陽能等各類資源發展瓶頸問題,如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出了諸多意見和建議。例如:加大灌區改造投入力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案指出,在占全國耕地面積約45%的灌溉耕地上,生產了全國3/4的糧食,90%以上的棉花、蔬菜,而且,大中型灌區是當前我國節水的主戰場以及節水的潛力所在,其灌溉用水量約占全國用水總量的45%,但灌溉水利用率僅45%。灌區先天不足、老化嚴重,投入不足,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困難等問題,制約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建議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灌區改造速度,提高灌排保證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增加中央財政投入比例,減少地方配套、灌區自籌負擔,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盡快出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的提案認為,造成國內成品油銷售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國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活,國內市場油價信息傳導不及時,反應不靈敏。建議國家盡快出臺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方案,使國內油價既能適時反映國際油價變化,與國際油價接軌,又能反映價值,拉動需求,反映供求關系,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盡快建立三峽庫區生態環境流域補償機制的提案指出,三峽大壩截流后,整個庫區水流變緩,水體負氧能力變弱,水環境容量下降明顯。為確保庫區水環境質量,建議盡快建立庫區生態環境保護流域補償機制,合理實施開發者經濟補償和受益者經濟補償政策,設立水環境保護專項基金,形成庫區水污染防治資金投入長效機制。(政緹)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