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節礦大有可為 |
來源:不詳 時間:2007/4/25 8:54:24 用手機瀏覽 |
今年以來,中央多次提出要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前不久,國務院決定,2004年~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資源節約活動。面對嚴峻的資源緊缺形勢,節礦同節地、節水、節能一樣,具有不可小視的意義。國土資源部門在節礦方面能做些什么呢? 一要把住資源投放關。經過國土資源部門多年的努力,“有水快流”耗竭型的資源開采方式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但在一些地方,還是有人打著“發展經濟”的旗號,依靠大量消耗礦產資源撈政績,樹形象。這類披著“發展經濟”外衣的行為,很具迷惑性,國土資源部門要有“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依法行政的決心。在礦產資源投放上,決不能跟風上,不能水泥熱了就多批石灰石礦、鋼鐵熱了就對盲目開辦鐵礦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在礦產資源開發監管活動中,要堅持實踐已經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嚴格加強礦山儲量管理,促使礦山企業按照經過審批的開采計劃采礦。 二要把住資源開采關。非法采礦,亂采濫挖,不僅浪費資源,而且破壞資源,使得本來可以規模開發的礦產地失去了規模開發的條件,必須毫不手軟地予以打擊。對于合法礦山,也不能放手不管。企業的目標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由于品位高、易選冶的礦石價格高,于是采富棄貧成了一些礦山企業追求更大利潤的手段。國土資源部門在打擊非法采礦的同時,要加強對合法礦山的日常監管,大力開展“三率”指標檢查,防止礦山采富棄貧,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浪費。 三要大力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礦產資源有共伴生的特性,大部分的礦產都共伴生有其他有用礦種。以前,企業辦礦大都瞄準目標礦種,共伴生礦產或當廢物扔掉,或在選冶過程中白白流失,造成資源極大浪費。在礦產開發環節,要提倡礦山企業綜合回收資源,能回收的共伴生礦產,可以給予一些寬松的政策,促使企業一并回收;暫時難以利用的,也要督促礦山合理處置,集中堆放,等將來條件具備了再開發利用,不能當作廢物白白扔掉。對新辦礦山,國土資源部門在審批開采方案時,要關注共伴生礦產的綜合利用,盡量做到“西瓜芝麻一把抓”。 四要大力推進尾礦資源化。礦產資源中的尾礦是個相對概念,不存在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尾礦。黏土可以燒磚瓦,石子可以建房修路,提取了目標礦種的尾礦,一樣有利用價值,只是不同的礦山有不同的目標礦產罷了。試想,采礦剝離的表土用來造田或燒磚瓦,可以節約多少耕地;遺棄的廢石用來建房修路,可以少破壞多少青山。拿煤炭開采來說,目前我國有煤矸石山1500多座,累計堆存34億噸,占地20萬畝以上,每年新增加的煤矸石還要“吃”掉6000多畝土地。如果這些煤矸石能夠全部利用起來,僅“解放”出來的土地,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節地,節水,節礦,節能,節約和合理利用資源,國土資源部門大有可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