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1月20日電 長江上游北岸的永川市是重慶首批規劃建設的大城市和區域中心城市,也是渝西地區嚴重缺水的城市之一,水資源總量為58852萬立方米,人均水量不足全國平均水量的1/4。水資源匱乏成為了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缺水逼出節水,永川市堅持以提高用水效率、壓減用水總量為目標,以水權理論實踐運用為基礎,以水資源管理制度、體制和機制創新為重點,以經濟杠桿推動水價和經濟結構調整為手段,以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為突破,實施“四大工程”夯實節水基礎,著力構建科學的節水新體系,全社會節 水成效初顯。 永川實施“四大工程”第一個就是城區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因為永川缺水,城區河道長年污泥淤積、污水橫流,“三河匯碧”壯麗景觀多年不復再現。為此,永川市委、市政府下大決心、下大力氣加快推進城區河道整治,并作為最大的“民心工程”。目前,已投資886萬元,完成800米示范段工程,即將啟動跳墩河全線整治。同時,加快推進城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自去年4月動工以來,已完成投資7100萬元,年底前將投入運行,實現雨污分流、清污分流。永川市水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永川市正抓緊論證實施污水處理中水利用方案,與中山工業組團建設有機結合,鼓勵園區企業利用中水資源。 其次是孫家口水庫工程。該水庫是以城區供水、農業灌溉為主、兼有解決灌區人畜飲水、防洪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利工程,正常蓄水位334米,總庫容1059萬立方米,明年將竣工運行,可有效保障永川城市新區15萬人飲水問題。 松溉長江提水工程也是“四大工程”之一。該工程為重慶市西部供水之一,直接從長江提水,并將上游、衛星水庫與城區取水點全線貫通,既可徹底解決永川市城區供水問題,還兼顧雙橋、榮昌等區縣供水。工程已于2005年12月全面開工建設,目前正在抓緊實施黃瓜山隧洞引水工程。 最后是機井取水工程。在抗御今年這場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災中,永川市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積極探索農村水源開辟、節水新途徑,先后投入資金近400萬元,已成功打井出水1800余口,掃尾工程正抓緊推進。同時,充分整合利用現有機井,大力推行農村集中式供水,大量減少了水源損耗。 永川市水務局負責人最后表示,下一步將按照國家水利部、重慶市水利局的統一要求和部署,虛心學習借鑒先進省市的好經驗、好做法,繼續通過開展用水制度改革,建立與用水指標控制相適應的水資源管理體系;通過調整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建立與區域水資源和水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通過水資源配置和節水工程建設,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系;切實轉變全社會對水資源的粗放利用方式,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扎實有效地推進永川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為永川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