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記者冒著細雨奔赴北京國貿飯店,參加蘇格蘭政府代表團在此舉行的訪華新聞發布會。一開場,蘇格蘭對外事務和國際發展大臣哈姆扎•尤薩夫就調侃稱:“我昨天剛到北京的時候,天空也是漂著毛毛細雨,今天跟友協的副會長見面時他告訴我,這是專門為迎接我們而訂購的雨。”
小小的調侃成功緩和了現場嚴肅的氣氛,也體現出尤薩夫外向開朗的性格。對于此次訪華的目的,他直言不諱地稱,將深化蘇格蘭與中國之間在貿易與投資、文化、教育及研發領域的戰略合作關系。“此次來華帶來了能源、金融及文化3項重要合作。”他說,“能源方面,蘇格蘭能源顧問公司峰能斯格爾公司(Sgurr Energy)今天將和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簡稱“中國能建廣東院”)簽署合作協議,為廣東省首座海上風電項目提供咨詢建議。”
據尤薩夫介紹,峰能斯格爾在海上風電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特別是在本土的臺風和軟海底問題上有過相關實踐經驗。在此之前,這家2006年進入中國的風電咨詢公司曾在內蒙古及中國東南部參與陸上與海上風電項目開發。
“峰能斯格爾一直致力于向中國進行可再生能源技術轉讓和知識轉移。”尤薩夫指出,“中國政府制定了2020年實現可再生能源占比15%、2015年底減排17%的目標,此次合作將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也將兩國能源領域的合作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蘇格蘭國際發展局成立于2001年,是蘇格蘭國際貿易和投資機構,由蘇格蘭政府和蘇格蘭工商委員會、蘇格蘭高地和島嶼委員會的共同運營,旨在吸引直接投資以專注于研究、設計及開發具有較高知識含量的項目,包括能源、金融和科技等產業,為蘇格蘭企業和國外企業的投資合作牽線搭橋,從而為新市場、新技術和新產品建立新渠道。目前,已在大中華區設立了4家辦事處。
陪同訪問的蘇格蘭國際發展局首席執行官安•麥考透露:“對于來蘇格蘭投資的外國企業,我們擁有一系列優惠政策,以能源產業為例,我們目前有3種可再生能源產業的鼓勵性投資基金,包括吸引公司到蘇格蘭進行碼頭等基礎設施開發的基金,以及鼓勵到蘇格蘭進行海洋能、潮汐能開發的基金,基金總額達到2億英鎊。”
尤薩夫指出,蘇格蘭是一個多雨、多風的地方,海上風能占整個歐洲的25%、潮汐能占25%、波浪能占10%,因此就資源潛力而言,蘇格蘭是歐洲可再生能源領域的佼佼者。“我們設立了歐洲海洋能研究中心E-MEC,這是全球唯一一家經過資格認證的、最大的波浪能與潮流能原型裝置測試場,在波浪能和潮流能發電測試方面經驗豐富。”
對于“2020年實現100%綠色電力計劃”的進展,尤薩夫給出了肯定的答案。“我們的確制定了這個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目前進展非常順利,應該是能夠如期實現。”他說,“實際上,蘇格蘭眼下已有39%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毫不夸張地說,這一比重可以滿足蘇格蘭所有家庭用戶需求。”
據了解,蘇格蘭還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減排目標。尤薩夫說:“我們計劃2020年減排42%、2050年減排80%,現在這些目標已經實現了一半。”此外,他透露,蘇格蘭正在大規模發展水電,該產業改變了北部居民的生活模式,為其帶來了嶄新的經濟機會。“水電的發展也將成為綠色蘇格蘭的核心之一。”
在談到歐洲多國相繼削減可再生能源補貼的情況時,尤薩夫指出,以歐洲大陸最強大的經濟體德國為例,盡管其降低了太陽能產業的補貼力度,但它正逐步從核電向可再生能源轉移的大方向始終未變。“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大勢所趨,這毋庸置疑,目前補貼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會影響整個產業的未來。”尤薩夫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