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本報刊登了《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這是未來五年指導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細心的讀者可以注意到,《規劃綱要》中有許多數字,這些數字是我們今后五年面臨的工作任務和奮斗目標的直接體現,本報從今天開始推出“數字‘十一五’特別報道”,對《規劃綱要》中的重要數據進行解讀,以便讀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規劃綱要》的內涵及重要意義,從而進一步加快貫徹落實步伐。
到2010年,我省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這是《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是我省在“十一五”時期基本實現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目標的主要指標。
能源消耗水平,歷來與國民經濟發展息息相關,直接影響到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作為重化工業基地,遼寧上下一直致力于能源消耗的降低。
“十五”期間,我省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了17.3%,每萬元GDP能耗達到1.85噸標準煤。但同期全國平均水平為1.44噸標準煤,我省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8.3個百分點。我省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0%,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僅相當于發達國家上個世紀80年代的效率水平,按全國水平計算,每年大體多消耗了2442萬噸標準煤;或者按形成我省國內生產總值實際消耗的能源匡算,相當于減少了1697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現在,我省的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5%左右,而能源消費量卻占全國9%左右。
2005年,我省人均GDP已經達到2000美元,國際經驗表明,這一時期是實現工業化的關鍵時期,勞動力、資本和土地資源等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率將出現遞減趨勢。所以,到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對于我省這樣一個以重化工業為主體的地區而言,迫切需要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是提高我省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是解決我省結構性矛盾的重要舉措,是“十一五”期間我省經濟工作的首要戰略任務。
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再降低20%,意味著我省必須從傳統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向可持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這就需要我省在經濟結構上加以進一步的調整,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大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益差的落后生產體系,推動要素資源配置的市場化。
業內專家預測,要實現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再降低20%的目標,我省每年節能投入至少要達到1000億元,約占固定資產投資的20%,構建冶金、石油化工、煤炭、電力、建材和裝備制造業行業年耗能5000噸標準煤以上重點用能企業6條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態產業鏈;積極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風力發電裝機容量50萬千瓦、水電16萬千瓦、核電200萬千瓦,鼓勵開發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和氫能。
此外,要建立節能型公共交通系統、引導商業和民用節能、推進建筑節能和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開展清潔生產的企業要達到1000家以上,年節電10億千瓦時,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55%,實現產值60億元,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率達到65%,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率達到60%。
由此看來,完成萬元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再降低20%的目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變化,而是對于我省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更是我省實現振興老工業基地目標的充分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