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環保部在官方網站發布今年7月份擬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的公示。其中,國電集團下屬兩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被給予 “暫緩審批”意見,并給出了詳細的原因。
據悉,上述擬暫緩審批的國電兩項目分別為:國電吉林熱電廠2×350MW“上大壓小”熱電聯產工程及江西贛江井岡山水電站工程,兩項目建設單位分別為國電東北電力有限公司吉林熱電廠、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井岡山水電項目籌建處。
露天煤場距居民點20米
信息顯示,國電吉林熱電廠2×350MW“上大壓小”熱電聯產工程總投資約27.443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約4.33億元,占總投資的15.78%。主要工程為在現有廠區內擴建2×350兆瓦超臨界雙抽凝汽式發電機組,配2×1130噸/小時超臨界煤粉爐。
環保部給出了4條暫緩審批理由。包括現有工程1~7#機組煙塵排放超標,作為被替代機組應在國電吉林江南熱電廠新建2×300兆瓦機組投產后三個月內關停,但至今仍未落實,吉林江南熱電廠也一直無法驗收。本項目環評報告書又將1~7#機組作為替代關停機組,而國家能源局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函明確關停本廠10號機組。本工程距市中心僅3公里,周圍敏感點緊鄰廠界,環境較為敏感,報告書未結合《吉林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和《吉林市熱電聯產規劃(2012~2020)》,從環境保護角度對繼續在原廠址擴建的環境合理性進行論證。現有工程露天煤場距最近居民點僅20米,未就強化煤場污染治理提出進一步措施。報告書對廠區、灰場區域地下水氨氮等因子超標原因未作深入分析,監測數據尚不能完全客觀反映地下水質量狀況。
昨日 (7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吉林熱電廠廠辦相關負責人詢問此項目環評情況時,被告知因為非具體負責此業務,所以對情況暫不了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該工程項目于去年8月17日獲得國家能源局“路條”,投產后,將新增820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和400噸/小時的工業蒸汽供應量。
淹沒區文物保護存不確定性
國電旗下另外一電廠項目亦在本次環保部環評審批意見公示中給出了“暫緩審批”的意見。此項目為江西贛江井岡山水電站工程,建設單位為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井岡山水電項目籌建處。
環保部官方網站信息顯示,上述井岡山水電站是贛江中游河段萬安-泰和-石虎塘-峽江4級開發方案中的第2級,壩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窯頭鎮。工程任務以發電為主,兼顧航運等綜合效益,承擔萬安電站的反調節任務。電站裝機容量133兆瓦 (5×26.6兆瓦),年發電量5.1億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3813小時。
環保部給出的暫緩審批的原因有3條,分別為:贛江流域開發可能對下游鄱陽湖產生不利影響,作為替代生境的流水河段的保護方案不具體、操作性差;淹沒區新發現的下頭獅隋唐至明清聚落遺址及古墓葬的價值、水電開發對其影響程度、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是否能有效保護文物等方面存在不確定性。
國電集團官方網站信息顯示,2011年5月份,井岡山水電站可研階段 《正常蓄水位選擇》、《施工總布置規劃》和《水庫影響區范圍界定工程地質》等三個專題報告通過審查。今年五月底,井岡山水電站獲得長江水利委員會許可,獲批可以在贛江取水。
據江西日報報道顯示,井岡山水電站總投資額22.5億元,2010年4月,國家發改委批準同意開展井岡山水電站前期工作。
井岡山水電站工程招標公告顯示,井岡山水電工程已經委托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承擔該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不過昨日(7月1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上述該項目環評工作負責單位,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暫不了解該項目環評報告被環保部“暫緩審批”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