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通州中石油方深加油站,市環保局工作人員檢測油氣回收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攝
如今去加油站,會發現刺鼻的汽油味很少聞到。市環保局昨天表示,今年上半年,針對油氣回收裝置的運行和維護,市環保局對148座違法情節較輕的加油站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處罰了60座加油站,處罰金額超過36萬元。
加油站合格率近九成
市環保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27日,全市共抽測加油站1249座次,合格1088座次,加油站油氣回收合格率為87.11%;抽測儲油庫7座,合格5座,合格率71.42%。不合格主要在兩方面:一是人員日常監管不到位,發現問題沒有及時維護;二是設備出現問題導致油氣排放超標。“社會油站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即一些個體加油站。”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劉金福說。
“油氣”指的是油品儲運和裝卸過程中排放到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是北京揮發性有機物(VOC)排放的重要來源。包括油氣在內的揮發性有機物污染不僅會直接對人的呼吸系統產生危害,還能在大氣中經過二次反應,生成PM2.5和臭氧等污染物。
據了解,北京自2007年4月28日至2008年6月30日,歷時14個月完成了全市1462座加油站、52座油庫和1387輛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改造工作。
每年回收油氣價值超1.5億元
據統計,北京油氣回收改造工程可減少每年超過2萬多噸汽油揮發,全市每年回收的油氣經過處理,可還原成2萬噸汽油,價值超過1.5億元。
劉金福介紹,有研究顯示,全國每年消耗汽油5000余萬噸,汽油揮發率7%,即每年有350萬噸汽油變成油氣揮發損失掉。他表示,北京每年消耗汽油約330余萬噸。按照汽油7%的揮發率,北京每年約有23.1萬噸汽油揮發耗損。
劉金福說,油氣回收既減少了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氣體的排放,也節約了能源,同時大大提高了成品油儲運系統的安全性和效率,有效保護了周邊居民、機動車駕駛員和加油站員工的身體健康。
目前,市環保局建立了市區兩級監管制度,監管人員每月對其轄區內的加油站和儲油庫進行檢查3-5次,并對20%的加油站進行監督性抽測。對超標企業按照《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進行執法處罰。
■ 現場
聞到刺鼻氣味即可舉報
市民可撥打12369,環保部門有望在線實時監控
走進位于通州區的中石油方深加油站,幾乎聞不到汽油味。
“以前汽油味很大,經常會頭暈。”加油站前廳主管任佳齊說,安裝油氣回收系統后,基本沒味了。
“這個加油槍里有一根抽氣管,加油的時候氣管把揮發出來的油氣抽回去,這些油氣通過管線回到地下油罐。”加油站一工作人員說。
昨天,通州區環保局來到加油站檢查。
加油站回收槍是否工作、處理設備是否運行正常、是否有日常維護、閥門是否打開等等,檢查人員順著檢查項目,一項項檢查,這已是通州區環保局這個月第四次例行檢查和監測。
據介紹,油氣回收系統分為三個環節,即在油庫裝油、加油站卸油以及加油過程中,對產生的油氣進行密閉收集、儲存和回收處理,抑制油氣無控逸散揮發。
使用油氣回收裝置后,發油時油氣排放量從每立方米400克變為每立方米5克,符合北京市環保標準。從400克到5克的變化,即95%以上的回收率。
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劉明宇說,如果市民走到加油站聞到了刺鼻的氣味,說明每立方米油氣約20克,“這說明回收系統運行不正常。”
據了解,下一步環保部門將嘗試建立在線監控,“每個加油站的參數能實時顯示和傳送。”
“希望市民能參與進來,用鼻子來監督,如果發現加油站氣味大,可以撥打12369向我們投訴。”市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副主任劉金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