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有消息稱,中海油與山東海化集團共同投資的山東海化石化鹽化一體化項目(下稱“一體化項目”)在基礎設施完工之時被突然叫停。
此消息立即在中海油和山東海化集團內部引發軒然大波。因涉及高層決策,且事發突然,中海油和山東海化集團的普通員工并不知情,但也紛紛在相互打聽。“如果一體化項目真被叫停,那影響就太大了,這個項目的投資額可觀,且很受公司重視。”中海油內部人士表示。
然而,就在向山東海化集團詢問一體化項目被叫停事宜時,山東海化集團新聞負責人張勤業斬釘截鐵地表示,一體化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目前,場地平整工作已經完成,正在對園區布局進行設計。”
否認“叫停”
據悉,一體化項目位于山東海化集團下屬羊口鹽場五分場鹽池界內,工程占地2400余畝,2011年8月通過山東省發改委備案立項。
該項目旨在利用中海油的石油資源和濰坊的原鹽資源,把石油化工和鹽化工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石化鹽化一體化的特色化工基地。這也是濰坊濱海開發區寄予厚望的惟一過千億級的大項目。此前,一體化項目已經醞釀4年,計劃總投資104.8億元,由中海油和山東海化集團共同投資建設,分別占比70%和30%。
然而日前有媒體報道,一名山東海化內部人士表示,一體化項目叫停已有文件下發,抽調的各公司人員已回到原單位,叫停原因是“盈利前景不明”。
同時,該內部人士透露,工程在上個月就已停工,此前一直在做主體基礎工程的施工,地基、地面硬化都已經做好。“我們動力公司的老總此前抽調過去負責一體化項目的基建,現在已經回來。過去的人也都解散回原單位了。”
對此,山東海化集團上市公司山東海化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予以否認,“上市公司從未收到中海油下發的停工文件,目前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
山東海化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證實,中海油對于一體化項目的人員、技術支持一直未松懈。“前段時間,中海油剛剛將其下屬單位廣東惠州煉化公司的副總經理調到我們集團擔任副總經理和一體化項目總經理,這名副總對煉油項目非常熟悉,將重點分管這部分。此外,7月份,中海油又抽調了一批技術和管理骨干人員入駐山東海化集團,并表示要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路子’。”
“對于叫停的消息,我們會馬上作出回應。發布方可能不是山東海化集團,而是相關政府部門。”該工作人員表示。
升級石化
山東海化集團之所以對一體化項目如此重視,關鍵在于該項目可以改變山東海化集團主要生產低附加值無機化工原料的現狀,進入高附加值的有機化工產品生產領域。
作為年產純堿300萬噸的全國最大純堿生產企業,近年來,山東海化集團備受行業產能過剩之苦,下游企業開工不足,需求不旺,虧損金額更是年年增加。
據上述集團辦公室工作人員透露,集團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將致力于一體化項目中石化的升級改造,壯大集團石化公司的整體實力。“在此之后,便將開始著力石化、鹽化的精細對接。”
事實上,中海油2009年并購山東海化集團成為其控股股東時,就宣布啟動一體化項目。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實施一體化項目,是中海油并購山東海化集團的一個重要原因。時任中海油副總經理的吳振芳也表示,“按照中海油與山東省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要求,加快推進500萬噸煉油改擴建項目、1000萬噸輸油管道項目建設,力爭早日投入生產運行。”
之后,山東海化集團提出了打造“中海油北方最大最具競爭力的石化鹽化一體化特色化工產業基地”的中遠期奮斗目標。并表示,在“十二五”期間,將發揮海化原鹽和海油原油兩個資源的優勢,以石化乙烯、丙烯和芳烴為原料,同氯堿和氨堿法純堿兩大鹽化工工藝相融合,通過工藝和技術創新,發展和延伸有機氯和有機胺兩大系列產品和下游產業鏈,從無機向有機、鹽化與石化的產業延伸,走出一條以化帶油、油化結合的特色化工“差異化”發展道路,實現特色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
同時,中海油內部資料顯示,今年5月,一體化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山東海化集團通過讓煉化尾氣中的乙烯和鹽化產業的氯氣“聯姻”合成高純度EDC(二氯乙烷),實現“變廢為寶”。
“據測算,干氣稀乙烯的成本比聚合級純乙烯每噸降低3000元左右,山東海化集團年產20萬噸EDC項目建成投運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以上。與聚合級純乙烯法相比,還可以實現年節能2.77萬噸標煤,減排二氧化碳10.8萬噸。”張勤業表示,此項技術是石化和鹽化實現一體化發展的工藝結合點和技術創新點。“所有的進度都在按計劃實施,不可能被叫停。”
|